3)第一六九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也问题不大,西域的准噶尔也非是曾经的瓦剌,雪山地区只要夺回了西域也就安稳了。

  大顺是个理所当然的陆权国家,然而如果新军真的如刘钰所言可以以一敌三、甚至以千破万,罗刹国又相隔万里暂时根本无力大规模作战,那其实也就没有太大的陆上威胁了。

  只有大顺没有了陆上威胁,才会去考虑海防的事。

  是故李淦眼里,刘钰关于“东海危机”的谶言,也就成为了悬在心头最危险的利刃。

  也正因此,在刘钰说过那些惊恐之言后,李淦才会如此在意。若是陆上威胁不除,是很难在意海防的。西北为边将扼冲之处,西可进、北制蒙、南入青海雪山,此地安稳,没有大乱,陆上便无太大风险。

  李淦曾问过刘钰,关于海防事,有没有快速解决的办法?

  刘钰的回答也很简单:

  英国,战船吨位20万吨,一吨大约就是两千斤。

  只要战船吨位超过英国,就可以保东海无忧。

  按照西洋诸国的造价,一艘战舰,一吨造价平均算上大炮,大约是40到50英镑,150两。

  20万吨,也就是三千万两白银嘛。

  20万吨战舰,少说七万海军,按照每人每年40两银子,再加上军官的、维护费、训练费、火药消耗、训练消耗,军饷500万两。

  所以,皇帝只要能拿出3000万两白银,再保证每年500万两军饷,便可保证30年后再无东海之忧。

  的确,理论上很好解决。

  只要有钱。

  只要能保证每年能有8000万两的岁入,这就都不是问题。

  皇帝听到8000万岁入的话,以为天方夜谭,刘钰也没法告诉他第六次反法同盟组建的那一年,英国的岁入是1亿6000万两。

  海防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钱。

  那么刘钰在文登帮着清查田亩,对李淦而言,这当然不是多管闲事,而是分内之责。

  若是能够全国清查田亩,不说岁入8000万,但提高个六七百万应该不成问题。

  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总得这抠唆一点、那挤出一点。

  一年多收个六七百万,就能干挺多事。

  哪怕一半作为全国清查和成本,还剩下三四百万投入海军,李淦觉得也比现在自己扣扣索索就给海军投了十万两的内帑要强。

  想解决海军问题,本身就在于钱。

  或者说,想解决国内的大部分问题,只要钱到位,很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哪怕是今年山东的大灾,只要有足够的钱,在南方买米运来,又怎么会有这么剧烈的灾祸?

  山东非是西北,三面沿海,只要有钱,根本不是问题。就算江南米不够,那越南米、暹罗米呢?

  至于这些人说的“军队干预地方、恐有藩镇之祸”,这就纯属是诛心之言了。

  李淦心里清楚,刘钰的承诺是编练一支“有制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