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三九章 教改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钰的人,攀了刘钰的高枝后翻了身。可即便如此,林允文问出的这两个问题,正是他们想要问的。

  是不是双簧,实在已经不重要了。

  都是赚钱的买卖,你又不是没有钱,又不是没有关系人脉,怎么自己不做却要分好处给我们?

  朝廷是否有政策,保证这种有限责任制?

  别的股东犯了事,我们会不会受到牵连?

  查抄商会的时候,是有限责任之下的只抄犯事者的股份?还是说会把整个商会里所有的股东都陷进去?

  前者可以解释,可以不解释。或许心里不算踏实,但信誉度在那,真金白银谁会拒绝?

  后者,正是一直悬在众人心间解不开的疙瘩。

  股份制的前提,商人财产不可侵犯那只是表象,其本质是商人的实力足以撼动高高在上的皇权而达成的妥协。

  自古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使得商人根本没有什么反抗的力量,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商人财产不可侵犯。

  尤其是参股的人越多,有人犯事的可能性就越大,将来出了事要牵连的人便多。

  信任,他们是信任的刘钰的。但信任之外,他们希望能够有一个制度化的解释,或者法令。

  然而,并没有。

  况且,商人有不违法的吗?有不逃税的吗?大家都逃税、都违法,你不违法,你凭什么能争过别人?

  普遍违法,普遍又在儒法价值观下没有好名声,自然都是一群待宰的大肥羊。

  现在林允文把众人的疑惑说出来,大厅内寂静无声,都想听刘钰怎么解答。

  “第一个问题,问得好啊。我想这不是林允文一个人的想法,在座的诸位这么想的估计都不少。”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为什么不自己赚钱?世上有人嫌钱多吗?”

  “有的,我就嫌钱多。”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又曰: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我赚钱的手段太多,本事太大,是故不想太有钱,差不多就行。诸位还有什么疑问吗?”

  这个回答说的过于放肆,可却叫众人无法反驳。

  貌似,的确是这样的。

  对日贸易,谁也不知道刘钰和日本幕府那边说了什么、搞了什么,总归是有本事拿到了几乎全部的华商贸易信牌。

  在场的商人,但凡参与过对日贸易的,其实对“卖国”一事,都是有心无力。

  当初长崎要战马、兵法、武士、军备资料、关防地图等等,所有人都动了心。只是有心无力,搞不到。

  谁能搞到违禁品,去日本换贸易信牌,没有商人会呸一声骂一句汉奸,反而都会竖起大拇指道:此人真有本事!

  甭管刘钰是怎么从日本搞到贸易信牌的,是不是有什么汉奸交易,这些商人才不会管,只能心服口服说一句有本事。

  对日贸易多大的利润,这些人当然清楚。

  手里拿着的关于军工厂、造舰、玻璃、冶铁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