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九三章 第三种可能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简略历史、文化做些翻译,以作将来翻译的规矩。将西洋诸国的事,写的更为详略一些。”

  “我不过中人之姿,无非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别人早知晓一些西洋事。天朝人杰地灵,纵横捭阖之术更是百家时便有争鸣,只要更多的人知晓西洋诸国的事,如何有利如何有弊,想必外交部不会缺了人才。”

  齐国公见他上道,笑道:“正是如此。不谈你,只谈我。我能居此高位,非我才能优异,只是有祖上勋功。那科举出身的三甲、武德宫的魁首,都是千军万马杀将出来的,我等这些靠祖先之功的终究难比。”

  “你是聪明人。你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他们想不到,不是因为你比他们聪明,只是因为你比他们更早知道西洋事罢了;我自成年便能处置一些事务,也非是我聪颖过人,不过是家中自小接触罢了。”

  刘钰嘴上称是,心里却道这虽大有道理,可落在外交部上,那也不尽然。

  这倒不是聪明不聪明的缘故,而是思维方式的区别。

  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不同,知道西洋诸国的历史文化只是个开始,懂得什么叫原始积累什么叫殖民贸易,懂得站在和天朝不同的中国的角度上,这才能做出一些决断。

  只是这话也不能说出口,而且他也明白,自己的出身决定了,自己分享的越多,皇帝反而越信任。

  很多事自己只要完全分享不藏私,皇帝少了担心反倒会更加重用。

  这事也不用齐国公说,当年自己去威海“小站练兵”之前,田贞仪就说过。

  练兵可以,但一定要可以复刻,别人照着方法依样画葫芦,一样可以练。否则的话,西域一定,青州军越能打,刘钰就越可能封个侯爵蹲在京城,再也没有办大事的可能了。

  当时刘钰就深以为然,想不到父女都是一个调调。

  这外交部的事虽不是练兵可比,但皇帝这么搞是铁了心的,既希望和西洋诸国的外交继续下去,又不希望刘钰一手抓成为朝廷唯一一个可以和西洋人打交道的。

  外交部的设立,算是大顺绕开了“天下”的范畴,开始尝试着和外部世界打打交道。

  不怕官僚化,怕的是连官僚化的机会都没有。反正现在是个比烂的世界,谁也不比谁更效率。

  再者刘钰也觉得照着以前那样实在不是办法,随着对外交流越来越多,要都是自己抓着,自己真要成“外相兼海军大臣”了。与其等着皇帝心里起芥蒂,不如现在就该放手的放手。

  “国公,正好还有个事要交到你手里。南洋的巴达维亚,有个壮士前来,诉说巴城华人被欺压之事。此人也是个人物,有做大事之心。但这件事终究需要从长计议,是以巴城的天朝子民,还得靠外交部去解决。”

  “所谓,善战者无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