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九九章 生产垄断、市场垄断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住。

  巴达维亚政府的信件送回来后,是一式两份,并不一样。

  东印度公司的股东和董事会,省议会管不到,但是总督人选是联省议会能够稍微控制的。

  安东尼·海姆犹豫了一下,还是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在场的寡头摄政们,并要求他们保密。

  保密,是荷兰政治的传统。

  正统的联省议会,没法保密。乱哄哄的一群人,1727年能整整吵一年的嘴炮,什么事都没办成。

  而真正掌权的小圈子内部,保密就成为了一项刚需。否则,荷兰就真的要完了。

  “大顺帝国的要求,很简单。”

  “要么,接受朝贡国地位,实行勘合贸易,废除阿姆斯特丹市的直航贸易,改由大顺那边派商船前往巴达维亚。”

  “要么,关税协定,大顺的商船也可以在荷兰卖货,与VOC在关税协定的框架下,‘公平竞争’。”

  要求听起来确实简单,简单往往代表着可以立刻判断是该支持还是该反对。

  各个城市的寡头们全都惊住了,片刻后痛骂大顺的“无耻”。

  一个天然的垄断货源的生产者,要求公平竞争?东印度公司怎么在瓷丝茶这几件东西上,和大顺的商人公平竞争?

  远洋航线,大顺既然能把官方船队开到这里,路上的货运损失又能比VOC多出多少成本?

  况且就算双方互派观察员,真的做到完全的公平竞争,那么这件事的本质会演变成什么?

  还不是一个变异版的奥斯坦德茶叶事件?

  垄断的砸钱游戏而已。

  大顺的欧罗巴公司,与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互相砸钱,看谁砸的过谁,彻底把对方挤出市场,完成垄断。

  然后赚取数倍于当初砸钱投入的利润。

  否则当初VOC也不可能靠一己之力,和奥斯坦德公司比砸钱、砸到贵族饮品的茶叶,“自降身份”寻常百姓也能喝起了,董事会是有钱没处花了吗?

  因为他们很清楚,砸死奥斯坦德公司的茶叶业务,垄断才是暴利。

  论砸钱,荷兰人又不傻,只要大顺官方下场,VOC怎么可能砸的过那个200年吃全世界金银而不拉出来一点的饕餮?

  VOC现在的财务状况什么样,这些人多少也都知道一些内幕,根本砸不起。

  大顺就拼了命,把茶叶赔本卖,卖一年,VOC就得放弃茶叶业务,大顺这边就能靠砸钱毁掉VOC的垄断:VOC的垄断权,不是靠自由竞争得来的,是靠荷兰政府的行政法令得到的。

  开放对等贸易,等同于放弃了行政保护。

  没有了行政保护,大顺可就不止能拿大顺的钱砸,还可以在荷兰本土募集资本,用荷兰银行家的钱砸死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荷兰银行家只要不傻,就知道大顺欧罗巴公司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哪个更有可能赢。

  至于爱国什么的,搞金融投机的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