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七四章 艰难的第一步(中)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量的被宗族欺压、被吃绝户的人,都是暗地里的基督徒。土、客矛盾,宗族械斗,也给了宗教极大的可乘之机。加之对外贸易中心北移,出现了许多的失业者,宗教这几年着实泛滥。

  这种基本被撕裂的社会,隐藏在大顺开疆拓土的盛世之下,都是潜在的巨大危机。

  危机之下,便是工商业发展的巨大阻碍。

  江南地区的经济基础,注定了许多商人本身也是囤地的大地主。这就使得他们在本地的关系网很深,对于囤地收租这种事也非常熟悉了解。

  同时也意味着,想要在资本主义萌芽地区,通过减租、减息、永佃等方式,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就非常困难。

  没有配套的政策,想要发展工商业,就特别的难。而这个政策,不是说朝廷鼓励工商业发展就能发展的。

  大顺想要让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长大,和西欧是不一样的。

  大顺想要发展资本主义,要么减租、减息、永佃、土改。

  这样的好处,一是增加国内市场的购买力。

  二是降低土地的收益,从而让资本自发向工商业转移。

  这是符合资本逐利性本质的,也是治标治本的。

  但大顺做不到。

  要么政府官办。

  但政府官办,以大顺的封建王朝的组织能力,也就能办一些重工。

  比如军工、造船、钢铁,当然这个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科学院已经搞出了蒸汽机。

  要么,再就是靠先知,靠后世的见识,把握时代的命脉,找到利润率极高的新兴产业。

  不说和囤地买地的回报率一样——除非这先知掌握了炼金术,否则鼎盛时候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投资回报率也就和在大顺买地收地租差不多——但至少不能太低,如此才能吸引民间资本。

  而且这种产业,还不能与民争利,还不能危机到大顺的小农经济,这是大顺的统治基础。

  所以只能去外部找市场。

  也所以,组建南洋贸易公司,以垄断对抗垄断、以舰队对抗舰队,这就至关重要。

  拿到了海上贸易的主动权、拿到了欧美市场,一些新兴产业的利润也会上升。反过来又能促进资本流向工商业。

  而这种对外贸易,又注定了彻底官办就是死路一条。彻底官办的结果,只能是趋于保守,甚至逐渐萎缩退化成闭关锁国的十三行模式。

  而且其中的巨大开销,不把民间资本拉进来,就大顺这垃圾到极点的税收能力;这眼瞅着就被连印度都没有、远不是日不落的英国的国库岁入超越的基层控制力和财政体制,根本玩不起官办的七海争霸。

  这就落回了今日宴会的主题。

  投资回报率。

  南洋问题,军事层面从来不是问题。

  经此一战后,刘钰非常肯定自己之前有点过高地估计了敌人,实际上大顺不需要猛造一堆战列舰,也一样可以拿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