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八二章 新旧利益的冲突(三)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属正常。的确,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便是今日均田,明日再均,日后这土地终是不够用的。此事,实不能治本。”

  刘钰笑道:“诸位既都有仁爱之心,又多为社稷长久考虑。我倒是有个办法,你们听听如何?”

  “如今朝廷已下南洋,这南洋荒地甚多。不说南洋,便是台湾,也有诸多土地上代开垦。台湾之外,还有东北、虾夷等地。”

  “你们虽是士绅,多有土地。但你们又非基督徒,妻妾也必多,子孙兴盛。固然耕读传家久远,但也不可不考虑日后基业事。”

  “不若这样,你们出钱、佃农出力,竟去南洋、台湾等地垦荒种植如何?”

  “垦百亩田,出力者取半,你们出资者亦取半。日后留于子孙,亦是产业。”

  “待开垦之后,或回乡招徂佃农、活在闽粤等地招募乡民租种。这难道不好吗?”

  “如此一来,你们的产业既多,也不用担心子孙兴盛而至家产愈分愈薄;又可使得大量‘多余’的人口有业可依,也是为社稷久远出了力。”

  “若是以往,觉得万里之遥,实在太远。但如今,海运兴盛,去台湾、下南洋,都在月内。”

  “我看,我们各退一步,如何?”

  “本官不在松江府试行永佃减租减息三十年赎买之政;你们也不要再论什么米价之事。”

  资本本身是无善恶的,这些士绅手里的银子若能动起来,也是资本。只要用对的地方,肯定是对大顺有好处的。

  刘钰也是在给这些士绅一些机会。

  如果不能跟上新时代,那他只能想办法让这些人被淘汰。

  如果能跟上新时代,那他倒是可以宽容一些,多给他们一些出路。

  松江府做大买卖的商人,看不上去台湾垦殖种地这样的事。或许他们有可能去搞点种植园什么的,但是去那垦殖继续收租子,那就没什么动力了。

  垦殖也需要付出资本,耕牛种子、水利、抵抗天灾等等。

  依靠朝廷组织无地百姓,既不效率,朝廷也根本没那么多的钱。

  如果能让这些士绅们把资本组织起来,或者投入资本,这也确实可以缓解很多矛盾,也能够充实南洋的人口。

  如果连工商业最为发达的松江府的士绅,都对此感到不安、紧张、恐惧或者本能的拒绝,那这些人也就只能在将来全都干掉了。

  士绅们也没想到刘钰会给出这么一个“折中”的办法,实在是出乎他们所料。

  一时间众人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傻眼了。

  刘钰用的是要开窗、先要拆屋的办法。先说要减租减息三十年赎买,然后退了一步,说了这么样的办法。

  可这些人本能地对遥远地方的事情充满了恐惧。

  就算自己不去,派管家去管理,或者让儿子去,这听起来也实在是有些遥远。

  他们并不知道,在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