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二一章 海牙惨案(二)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弃一切,组织百姓,来一场底层革命,全面接管荷兰的金融资本。然后再把法国、英国、丹麦、神罗诸国等遏制荷兰手工业发展的敌人全都打烂;摧毁他们的手工业基础,荷兰重现黄金时代的辉煌。

  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第二条路,除非五饼二鱼的那位亲自下场,反正不是人间的人能走通的。

  因为,这个时代和后世还不一样,金融资本是长腿的,他们可以跑,所以到头来还是要发展自己本国的手工业,可金融资本跑了后,本国的手工业怎么才能突破各国的围堵,以荷兰的人口和体量,这难度绝对是逆天的。

  大顺若被逼到这一步,还能关门搞内部市场,促进工业发展,而荷兰是走不了这条路的。

  威廉四世的选择,虽然是历史的必然。

  但是,以康不怠的视角来看,也不得不说,这操作实在是辣眼睛:什么样的政治水平,能干出来和罢免的城市摄政们共进晚餐、席间表示自己是出于无奈的事儿来?

  这就让康不怠执行刘钰的安排一事,变得简单无比。

  他跟随刘钰日久,也多知道欧洲国家发生的事,既知道了这一次英西战争的起源,他就依样画葫芦,找了一个非常契合的导火索。

  鲱鱼问题。

  后世的人,说起荷兰的崛起,总会说起一个叫威廉姆的渔民,和他用一把小刀一个操作就把鲱鱼去掉内脏方便储存的故事。

  腌鲱鱼好不好吃不说,但鲱鱼作为荷兰崛起的一种标志物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

  从这个问题入手搞操作,康不怠的选择可谓是非常的取巧。

  他知道英西战争爆发的“詹金斯耳朵事件”,所以要依样画葫芦,那就花钱去找了一位曾经的渔船船主。

  荷兰的捕鱼业衰落,当然不只是英国的问题。

  实际上,丹麦人也抓荷兰人的渔船、瑞典人也抓。法国人甚至还出台了法令,在法国船运能力远远不足的情况下,还专门出台了针对荷兰渔业的法令:咸鱼,不能用荷兰船装货,抓着就没收。

  但是,引导舆论,关键在于切入点,以及舆论引导者的选择。

  你说丹麦人、法国人、普鲁士人、瑞典人,都在抓荷兰的渔船,和我专门找个被英国人欺负过的渔船船长来煽动舆论,有什么关系吗?

  46年二月份,康不怠通过刘钰当年留在荷兰的情报网,找到了一位完美符合“完美受害者”身份的荷兰前渔船的船长。

  人生经历也很简单。

  浓缩起来,就一句话。

  打渔,被英国人把鱼抢跑了,自己还挨了顿打,眼睛被英国巡逻船上的人爆锤了几下,回来后瞎了。

  这年月,也没有什么公认的国际法。

  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的寒流交汇,天生鲱鱼以养人。现在又没有十二海里、专属经济区、领海之类的国际法公约,那自然就只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