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零五章 南洋大开发(四)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外贸易,大顺纯粹的顺差国,兑票根本都用不上。

  至于国家发行学宋交子、元明纸钞,就大顺一塌糊涂的财政,这么大的基本盘,一年那么几个吊钱入国库,连准备金都不够。这要是不贬值到起飞,那就真没天理了。

  大顺要办的银行……实际上起源于对外贸易,只是将“央行发钞权”,尝试着从欧洲商船那,拿到自己手里而已。

  在明朝中期完成了白银货币化和税收白银化之后,对外贸易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大顺的发钞行。只是现在把这个发钞行,具体化了而已。

  本质上是和旧时代的小农经济切割的。

  以新兴的产业、新兴的工业、新兴的商业,新兴的海军、以及新兴的南洋漕米,先作为流通的基本盘。

  盘子现在看来,已经足够大,可以保证稳定流通。

  …………

  …………

  十月。

  江苏和往年一样,又遭灾了。

  自从大宋绍熙五年黄河夺淮至今,不遭灾的年份少。

  少之又少的少。

  历史发生了许多改变,但天气却不是人所能改变的。

  原本的历史,史载,这一年,两淮吕四等20场水灾。11月3日,阜宁等20州、县、卫水灾。11月15日,常熟等19州、县、卫潮灾。月初,上元等15州、县、卫旱灾。

  秋,大风雨,海溢。江淮民间田庐多漂没。仅山阳、桃源两县的流民,就有将近12万。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统计,因为当年的知县设置了粥场,清点过人头。

  实际上,几乎每年都是灾难年。

  史载第二年,依旧是荒年,大旱加大疫,连无锡这种富裕地方,都“乡城无不病之家,死者以万计”。

  第三年倒是不旱了,也没有海潮倒灌了,但是来了波更大的。黄河决口了。

  “死者万余”、“死者枕藉”、“流民二十万”、“备漕米白银准备赈灾”之类的字样,应该说,几乎每一年都必有。

  此时。

  江苏射阳河岸边。

  这里本是大海,绍熙五年黄河夺淮之后,泥沙愣生生把海岸线向东推进了180里,使得这里成为了一片陆地。

  没人会在这时候感叹沧海桑田,包括读书人出身的县令。

  数万饥民木讷地蹲在地上,尽可能一动不动,稍微动弹一下都是饥饿状态下的难事。

  只有赈济的粥熬好了之后,他们才会站起来去弄一碗粥。

  灾民们情绪稳定,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

  每隔几年就来上这么一次,该死的死,该活的活,听天由命就是了。

  大水灾淹死了许多人,但聚集的这数万灾民却没有一丁点哭声。

  死几个家人而已,很正常的事,哭什么呢?

  不远处的粥场中,阜宁县令正在迎接几个客人,但听起来,显然发生了一些争吵。

  “半大孩子还行,再小的肯定不能要。老人我们也是肯定不能要的。人家是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