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四三章 欧洲贸易区(上)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负责交易的中国人这样说,显然,他们深知欧洲商人喜欢将银币的边角磨蹭掉银粉的习惯。”

  “在缴纳了关税、核算了货物价值之后,中国人将他们的货物搬运到了VOC的仓库。事实上现在已经没有一个叫VOC的公司了,中国人抹掉了VOC原来仓库的雕刻,该用了他们的名称,以证明这是他们的资产。”

  “根据之前的谈判——当然,我知道的,都是公开的内容,至于秘密谈判的内容我是无从知晓的——这一批中国货物,将会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要照顾荷兰七省的利益,按照VOC之前的一些旧规矩,按照七省各自的份额,让七省以固定的价格分到一部分。”

  “另一部分,则是采取拍卖制,但不会在七省分别举行拍卖会,而是只会在阿姆斯特丹举行拍卖会。”

  “与其说,这是中国与荷兰的谈判结果,不如说这个联省议会之间达成的一种都能接受的结果。”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如果采取拍卖制,那么荷兰省将会获得最大的利益。其余六省并不认为,与中国的合作,只有荷兰省可以得到利益。如果中国方面,或者说,荷兰省方面不接受之前旧规矩下的七省份额制,那么他们将坚决反对与中国贸易公司的合作。”

  “中国方面采取了折中的方式,承诺会拿出百分之二十五的货物,作为份额。而剩下的百分之七十五,会进行拍卖。”

  “在协定签署之初,各省都不是很满意这个数字。但是当中国货船真正出现在阿姆斯特丹的时候,其余诸省惊恐地发现,他们低估了贸易总量,低估了中国人的贸易额。”

  “他们并没有为中国人承诺的百分之二十五的总货物额,准备充足的资金。”

  “但所有人知道,这一次的贸易将会获得巨额的利润。因为中国人以反对鸦片为理由,无礼地扣押了英国和葡萄牙的货船、查封了商馆。”

  “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就这样在荷兰上演了。”

  “几年前,中国人对荷兰宣战,夺取东南亚,导致了VOC破产,债券无法兑付,阿姆斯特丹的金融市场陷入了寒冬。被称作荷兰的第二次灾难年。”

  “几年后,中国的货船抵达了阿姆斯特丹,直接让阿姆斯特丹的金融市场复活,欣欣向荣,甚至在极端地时间内,提高了贷款的利率。”

  “各省的商会都在寻找银行家,借贷足够的资本,准备吃掉分给他们省的份额,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鸦片案和几年后再度堆积的香料会带来多少利润。”

  “中国人只接受白银、黄金、和铜抵偿价。他们认为,荷兰并没有值得他们往回运送的货物。”

  “于是阿姆斯特丹金融市场的寒冬过去了。”

  “阿姆斯特丹的银行家,亲切地称呼大顺西洋贸易公司的旗帜为‘寒冬里的侧金盏花’。”

  “因为他们公司的旗帜上,除了我们不认得的汉语外,还有两个我们认识的字母——A·H。”

  “阿姆斯特丹的银行家更愿意相信,A是春季之神阿多尼斯、金盏花的缩写;而H,是永冬hiems的缩写。”

  “甚至有人怀疑,A·H,是中国人的高度自傲,自认为自己就是阿芙洛狄忒的最爱,那个即便经历过死亡和堕落,依旧会在春天复活、永恒不灭的阿多尼斯。就如同他们的王朝,一次次寒冬的毁灭,又一次次春阳里重生。

  “但事后我问过他们的A·H到底是什么意思。中国人告诉我们,这是他们新学里借用拉丁文的注音系统,并不是什么寒冬里的金盏花;也不是说意味着中国人来了,阿姆斯特丹的春天就来了;亦或者是他们对自己文明总会熬过寒冬春日复生的自比。再说他们表示谁认得这什么阿多尼斯是谁呢?”

  “其实,那是非常简单的两个字的拉丁文注音缩写——爱华。”

  “我试着发了发‘华’的音,至少,有件事值得高兴,他们应该不会太喜欢法语。”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