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六章 萧僧哥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萧刺史,去年属下曾以随员身份,跟随时为使团副使的家父来过开封,与时为简王的宋国官家交锋过一次。惭愧,属下处于下风。他轻飘飘一句话,家父回朝后就被排挤。后来在家中,某一直多方收集相关消息,密切关注他的一举一动。”

  “听闻他即位为宋国官家,属下觉得有些不妙,所以托了关系,以随员的身份来到开封。来后属下一直收集各种报纸杂志,细加研究,大致摸清楚了宋国官家为简王时,如何大败夏军的脉络。”

  “大石快快说来,好让萧某受教。”萧僧哥越听越有兴趣。

  “平夏城之战,夏国最大的损失,是它丧失了战略预备队。”

  “战略预备队?”

  “是的,这是属下在收集的《万胜军报》里看到的一个词,此前的疑惑一下子被解开了。战略预备队,宋人的任何报纸杂志都没有解释,但属下根据文章和战例推测,应该是主帅直接掌握的一支精兵,兵力充足,能够迅速调拨,在关键时刻投入到决定性的战事。”

  “我朝多骑兵,擅于进攻。进攻一方占便宜的就是防守方不知道我会进攻哪里,于是处处设防,处处无防,被动挨打。于是战略预备队就非常重要。比如我朝从南京直攻宋国河北,那么宋国的边关诸军,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迟缓我军的速度,为战略预备队争取时间。”

  “宋国判断出我军的进攻方向和目标,火速调集战略预备队,抢占地形优势,与我军展开决战,争取一举击破我军。萧刺史,这就是战略预备队的用处。”

  萧僧哥想了一会,消化了耶律大石刚才的一席话,最后点点头,“某明白了,大石请继续。”

  语气更加亲切。

  “梁党擅权夏国数十年,为了立威,屡屡与宋国开战,虽然获得一些收获,但是把有生力量消耗殆尽。平夏城一战,夏军又损失数万精锐。至此,夏国的战略预备队损失殆尽,这就意味着,一旦宋国发动进攻,夏国必须从其它防线抽调主力赶去增援,充当战略预备队。只是那时大家都觉得宋国羸弱,不会主动进攻,所以谁都没有在意。”

  说到这里,耶律大石的脸上泛起敬佩之色。

  “宋国官家,当时还是简王,陕西六路宣慰使,在沿边四路巡视过一遍,甚至与夏军小规模交过手,敏锐地察觉到夏国这一致命弱点,于是就精心构陷了一个圈套。”

  耶律大石猛地站起来,意气风发,仿佛他已经化身为赵似,在西北亲自指挥战事。

  “宋国官家抛出四万宋军入湟中做诱饵。刚刚铲除梁党,急于立威的夏国国主马上就上当了。吃下这个诱饵,夏军就按照宋国官家预期地安排,不断地从其它防线抽调兵马,充当战略预备队。这就给了宋军可趁之机。”

  “至此,宋军完全占据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