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八章 使节团都走了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天是高丽国使节团离开东京的日子。开封城东青州桥外,金缘等人站在船首上,与大宋理蕃部右侍郎徐由贵拱手告别。

  理蕃部东国司左都司李迨站在一旁,徐由贵切切交待:“李都司,你为大宋国信使,跟随金正使等人回国,交换国书,务必要谨守礼仪。要记住,现在你代表着大宋,万万不可在外蕃失礼。”

  “属下记住了。”

  “好,吉时已到,出发吧。”

  “是。”

  李迨与徐由贵拱手告辞,又跟金缘五人拱手,自回他的座船上。四艘官船徐徐离开码头,沿着运河向东而去。

  金缘五人回到船舱,换上一脸气愤。

  “宋国为何如此厚此薄彼!送拜占庭国的使节团那边,热闹非凡。不仅少宰张公、礼部刘尚书、理蕃部苏尚书悉数到场,还有翰林院左司业潘大官人、万胜院左司业孙大官人(孙路)、格物院正季升先生(苏携)、璧雍大学左司业子期先生(许临)...”

  李资谅越说越气愤。

  “偏偏我们这里,冷冷清清,阿猫阿狗都没有几只。我们高丽国事大甚恭,这次又忍辱负重,愿意弃九城,让国土,为何还要如此冷落我等!”

  金缘和金富辙叔侄俩对视一眼,心中冷哼一声。你虽为王亲权贵,但还是读书少啊。远交近攻的典故居然都不知道。

  只是这话,两人是不会说出口的,说的都是表面上的话。

  “拜占庭使节岳卓群在宋国生活了四年,与众多重臣名士交好,也颇得宋国官家喜爱,所以才得此荣耀。”

  尹彦纯和徐昉暗然叹息道:“这些日子我等与宋国文学之士,饱学儒生,对酒当歌,吟诗作词,高山流水、推心置腹。为何今日,却不见这些人呢?真是人情冷暖...”

  金富辙打断了两人的对叹,“他们现在自身难保,哪里还顾得上来相送我们。听说宋国破获一起惊天大桉,浙西世匪、淮西巨寇、太行大盗,他们勾结地方官吏,意图不轨。还遣人携带金银珠宝,前来东京,收买行贿朝中大臣,以及士林名士,为其遮掩张目。”

  “还有这等事!”李资谅、尹彦纯和徐昉异口同声地惊问道。

  “宋国报纸都刊登了。有三位收受贿赂官员,出首检举,其中就有中书省左资政大夫元长公三子蔡翛。听说元长公受此牵连,请辞左资政大夫一职,乞骸归乡。宋国官家诚意挽留,请其出任弘文院院正一职。”

  “听说宋国不少官员,以及儒生名士被检举出来。缇骑四出,大肆收捕。朝中和地方,抓了不少人。与我们交好的文学之士,饱学儒生,各个惶惶难安,哪里还顾得上来送我们。”

  听金富辙说完,李资谅、尹彦纯和徐昉各自沉思,心有所想。

  “想不到宋国看着强大无比,其实内政不靖啊。”李资谅喃喃地说道。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