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八章 普通牧民家(二)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索南杰,我看你家这地方,是不是玄武旗的圈养放牧试点吗?

  “官家真是聪慧,一眼就看出来了。没错,我们家是旗里的圈养放牧试点,好像我们千户里,就我们七十五户。”

  “你们家圈养放牧试点多久了?”

  “加上今年,有三年了。”

  “觉得如何?无妨,敞开了说,有什么就说什么。”赵似鼓励道。

  “官家,我是个粗人,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也说不出什么一二三四来。我就秉着自己这三年的亲身体会来说一说。”

  “好,就是要你这亲身体会。”

  “以前我们放牧,都是逐草而居。哪里有草,就把牛羊赶去那里。等那里的草吃得差不多,又换去新地方。说是逐草而居,其实是逐水而居。哪里有水,那里的草就会长得好。”

  “以前这种放牧方式,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不知几百年了。世世代代用过,中间说不定也改过,肯定是好用。但是也有很多弊端。首先是麻烦。”

  索南杰徐徐道来。

  “一个月或者两个月,这片土地的草吃完了,必须搬家。拆下毡包帐篷,装上车,骑着马,赶着牛羊,向远处迁移。能迁去哪里,看长生天的安排。有的地方去年水草茂盛,今年却一片干瘠,只能换去其它地方。一年下来,少则要搬五六次家,多则要搬十来次家。”

  赵似点了点头,不同的地方,草的茂盛程度也不一。这里相比和林、呼伦湖等地区,要干旱得多,草也没有那么茂盛。个把月,或两个月就啃得差不多了。

  “搬家多了,带来的麻烦也多了。”

  索南杰继续说道。

  “不仅是搬家、迁移、重新立毡包的繁琐,更多的是争斗。大家都想找有水长草的地方,有时候找到同一块地方,怎么办?千户分牧场,也只是分个大概...”

  “我分到的牧场,今年水少草少,不可能待在原地等死吧。赶着牛羊往外一走,很容易就跑到别人地盘去了...一来二去,就争吵上,一吵二吵就会动手。以往草原上那么多战争和杀戮,跟这个原因有很大的关系。”

  “此外,还有其它的原因,比如贪心,懒惰,很容易造成牧场枯竭...”

  这时索南杰的妻子卓新剌在一旁补充道:“我们的邻居,北边离着二十里的萨肯吉家,没有因为贪心和懒惰,还是遭了殃,唉,这是长生天的惩罚。去年该搬迁时,因为他父亲生了病,没有足够的人手,于是就耽搁了。”

  “...牛羊都是畜生,哪里会管这么多。它们只知道要填饱肚子,地面上的草吃完了,就掘地里的草根。萨肯吉家今年迁回来时,那块草场就跟癞子头一样...现在正是长膘的时候,他们家的牛羊,却饿得...唉,这个冬天怎么过,怕是只能申请救济补助了...只是申请一次,正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