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5章:良性循环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今年,小冰河时期所显露出来的特殊气候,在大明北方八隅已经变得很微弱了。

  这说明这种极端气候基本进入尾声了,很快便将结束。

  只要关内重新风调雨顺起来,关外的皇太鸡就算是与这个花花世界诀别了!

  困扰大明多年的天灾总算是滚蛋了,也就意味着中原的流珉与流寇都无法立足了。

  就像天气好转,冰雪便会消融一样。

  各地官府均报告了类似的情况,某新皇下派的巡检人员也上报了几乎相同的内容。

  在灾民们可以自食其力之后,等于朝廷每年都可以节省大约五百万两的以工代赈资金。

  某新皇在北方八隅收取的农税只有两成,与商税等同,地主的地租不得高于四成。

  余下四成就是留给佃户的收入,不能让佃户们一年到头白忙活,甚至出现亏本与欠债。

  经过朝廷与各省巡抚的不懈努力,地瓜与土豆这两种耐悍作物总算得到了大面积种植。

  由于气候转好,降雨比以前更多,亩产也随之得到了飙升,达到两石以上。

  在户部重新丈量土地,并套现了手头所有的地契之后,朝廷的粮食岁入暴涨到了一千石以上。

  这便意味着北廷再也不需要让郑芝龙去南洋花钱买粮了,还能拿出大量的粮食来接济北地的诸多藩国。

  南洋的藩国一年三收,根本不需要粮食方面的援助,反而会用粮食来换购大明的轻工业产品。

  那边虽然物资较为贫乏,但跟北地诸多藩国一样,当地的明人百姓普遍吃的都比较不错。

  首先明人勤恳,移珉过去的农户并不厌倦每天的耕作,使得每年都有不错的收成。

  其次由于靠海,使得海捕业极为发达,只要天气良好,便可频繁出海。

  南洋诸多藩国的沿海百姓平时以吃海鲜与水果为主,粮食反而成了副食。

  因为海鲜与水果都不易长期保存,多半是无法运往大明本土的。

  粮食就成了宝贵的硬通货,百姓们省出来也可以换钱换物。

  北地的粮食一年一收,而且只能种麦子。

  好在百姓能够进山打猎,亦能捕鱼。

  肉和鱼都不缺,就可以补充口粮方面的差额了。

  北地能拿得出手的特产就是皮毛、鹿茸、虎骨、硫磺这四样,金银铜则是海外藩国普遍拥有的硬通货。

  在北地的诸多藩国里,地处偏远的崇国借助堪察加半岛的活火山,拥有了取之不尽的硫磺,并在某新皇的帮助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硫磺工厂。

  崇国每五个人里,便有一个人从事硫磺或与硫磺相关的工作。

  而且得益于活火山的火山灰,崇国的土地异常肥沃,而活火山使得周边地区的地表温度并不冷,大致与辽东北部相似。

  在落地发展十年之后,在崇王朱由樻的带领下,崇国上下没有一只乞丐,实现了人人有房住、人人有衣穿、人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