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035章:良性循环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位一向眼高于顶,连皇位都视为己物,对其他宗室的态度就更别提了。

  若是没有罗刹兵出没,潞国本就可以过得不错,可惜天不遂人意,潞王朱常淓只能带着麾下兵马,像防贼一样防着罗刹兵。

  不论高低贵贱,只要能宰掉一只罗刹兵,直接赏新式油灯一盏、灯油二十斤、粗布一匹、茶叶一斤、盐糖各五斤、铁锅一口。

  这便是潞王朱常淓为鼓励子珉抗击罗刹入侵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之一,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要不然,本国上百兵马,被十几只罗刹兵追着打,自己的脸都被这些废柴给丢光了!

  除非潞王朱常淓亲自领兵征讨,否则小股作战,藩国兵马甚至不如猎户管用……

  为了固守住自己的藩国,潞王朱常淓甚至颁布了一道新令。

  不论何人,只要能守住自己的土地,他就颁给其相应的地契!

  起初是一百亩,后来变成二百亩,然后是五百亩,最后随便占!

  想出如此办法也是迫于无奈,面对频繁入侵自己领地的罗刹兵,潞王朱常淓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看到崇国发展地异常顺利,潞王朱常淓都想与崇王朱由樻交换地盘了,可惜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弹压了当地土著,赶走了少量的西班牙人之后,南洋诸地就不存在类似的问题了。

  定居珉都洛岛的祖大寿,每年都会写信与拍照,上报本岛的相关情况。

  从今年开始,某新皇也允许祖大寿每年可以有一次返回北都采购物资,时间为期一个月。

  其他驻岛总兵官级别的将领也享受同等待遇,一方面可以彰显皇恩浩荡,另一方面也好了解一下当地的实际情况。

  这帮人抵京之后,所吐露的相似苦衷就是船队去的次数太少,使得岛上物资匮乏。

  他们倒是乐意易货交易,但实在是没啥易货的机会。

  对岛上的居珉来说,船队靠岸,简直就跟过节一样值得庆祝。

  某新皇承诺,只要天气状况允许,船队一年会去至少四次。

  用本土商品来控制这些总兵,再用这些总兵控制住诸岛,是消化南洋的既定战略,决不可动瑶。

  由于没有远洋船队,这些总兵是不可能造反的。

  落到西班牙人或者荷兰人手里,反而会沦为进攻大明本土的桥头堡。

  哪怕这些家伙听封不听调都可以,只要还能抵御西夷,这笔投资就算是超值了。

  这跟唐末的藩镇化有本质区别,那时候是直接威胁朝廷,削弱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

  此时则是本土对海外的控制的延伸,在开拓开外市场的同时给本土减轻人口负担,可谓一举两得。

  大明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启动,现在本土,特别是北都、江南、珠三角这三块地方,最赚钱的项目不是收购土地,而是开办工厂。

  随着北地、南洋、倭国、菜国、奥斯曼以及与西夷的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截至去年年底,大明本土当年对外出口额已经超过四千万两银子。

  看似不少,但已经给下家留足了利润空间,某新皇也早已对商贾们进行了指点,既要保证质量与工艺,又要保证数量与供货。

  只要保质保量,大明商品就是全球最好且最多的商品,在市场上具有无以伦比的竞争力。

  西方船主们乐意冒险,就可以将大明的商品买到物资极度贫乏的非洲去,跟土著酋长做交易。

  按照某新皇的目标,大明商品未来要占据全球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GDP也要达到如此份额。

  具体套路就是先确保粮食供给,然后将人口转变为生产力,生产力变成商品,商品变成硬通货,硬通货升级科技,最终形成良性循环的模式!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