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6章:拆东补西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休息时吃肉干与吃午餐肉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同理,战舰在海上航行了半个月之后,水手们看着发霉的猪肉以及粉嫩的午餐肉,心里没想法是不可能的……

  宅心仁厚的某新皇将午餐肉分成了三个等级,三等掺入六成面粉,二等掺入四成,一等只掺两成,但价钱自然也是最高的。

  郑芝龙在尝过三个等级的午餐肉之后,直接拍板,一次便采购了十万盒,每盒两斤装的三等午餐肉,作为舰队的主要肉食。

  郑芝龙现在风光无限,早年可是吃过不少苦,功成名就之后也没往麾下的水手们。

  舰队进行远航的话,一盒在岸上看似稀松平常的午餐肉,届时就堪比饕餮盛宴了。

  这算是除直接张网或垂钓之外,最让水手们感到满意的肉食了。

  保存期长,颜色引人垂涎,采购成本又比熏肉要低,这便是午餐肉最大的优势所在。

  光是午餐肉一个项目,于松屹每年便可落袋十万两以上。

  除此之外,还在北都、大同、太原、天津、保定、掖县、登州及畿辅地区的主要城池开设了数十家糕点连锁店。

  江南一带的店铺也有数十家,加上湖广、两广、闽浙等地的店铺,合计在大明境内的连锁店总数高达上百家之多。

  有了这些店铺作为依托,于松屹便以低附加值的转售粮食为基础,成功实现了产业升级,顺利进入了利润更高的食品行业。

  为了抱紧鸡大腿,表示自己的忠心,身为副会长的盐商马永亮早已抛弃了淮盐,改卖海盐。

  这是在海盐上市的初始阶段,之后拖某新皇的引荐之福,马永亮便认识了腾机思兄弟,顺利将自己的销售渠道拓展到了草原。

  以前草原那边原先是一二两银子一斤盐,可能还是粗盐在最低时的价格。

  如今最多三百文一斤,而且是精盐的售价,靠近长城的草原南部,价格会降至每斤一二百文左右。

  关内的食盐价格已经下落到每斤五六十文,但由于晒盐工人多半都是灾珉出身,对于工资方面的期许并不太高。

  加之天灾消逝,珉生得到改善,各地耗盐量得以提升,沿海的各大盐场都可以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

  随着食盐利润走低,马永亮也在寻思其他有利可图的项目,旋即得到了某新皇的指点,开始接触糖。

  糖自然也是食材,但由于价格昂贵,之前并不会普惠珉生,直至某新皇发明了雪花糖之后。

  某新皇已经没啥精力去制造雪花糖了,将工厂一分为三,南方工厂的卖给郑芝龙,北方的部分工厂卖给马永亮。

  剩下的部分则用来制造更为高端且利润更高的各种糖果,以及威化等零食。

  这么做,一来是对郑芝龙这么多的拼杀予以奖励,今后与德川二货大将军的生意,就是他们之间的事情了。二来也是为了回笼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