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84章:崇祯征缅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这边的战场宽度不够,无法展开六万余人。

  郑成功的部队在登陆之后便从一线变成了二线,因为崇祯皇帝想让自己的嫡系人马取得征缅的第一次大捷。

  对此,郑成功也没有抱怨什么,因为某新皇已经在信里叮嘱过此事了。

  此番征缅作战,当须以观察缅军战术、熟悉登陆流程、帮助士兵适应当地气候为主。

  倘若南廷兵马真的打不过缅军,或者轻敌大意而落败,郑成功再行率部驰援便足以了。

  说白了,郑成功是给宋纪打下手的,郑军是给南廷兵马做辅助的。

  这种费力不赚钱的事情,没必要过度参与,重点是几年之后的进攻西班牙本土。

  郑军先把自身的业务流程弄熟练了,然后不断积攒战斗力,再去欧洲那边赚大钱……

  见到自己的战象部队进攻非常顺利,莽白自以为明军不过如此,都快在后面欢呼起来了。

  万万没想到对面的明军火力起开之后,战象部队的气势便被炮火轰得荡然无存了。

  缅军也装备了不少火炮,但为了不给战象部队帮倒忙,便没有先行开火。

  莽白想过明军或许有不少火器,但没料到对方的火力居然如此凶猛,几乎是己方的十倍左右。

  这只是莽白的估计,实际情况比这糟糕得多,战象已经被吓疯,队形立刻崩溃,一头头慌不择路地掉头开溜。

  不少缅军步兵被己方败退下来的战象活活踩死,步阵紧接着就乱成一锅粥了,场面比集市还热闹。

  倒是两翼的骑兵还在执行莽白的命令,但在明军各种火枪与火炮的层层阻击之下,突击队过程变得异常的艰难。

  尤其是面对小佛郎机与左轮步枪的组合,基本上没多大胜算,缅军骑兵一排接一排的被撂倒在地。

  莽白的骑兵并非是重骑兵,而是防护能力较低的轻骑兵,战马的奔驰速度也不快。

  跟某新皇的混血战马相比,明军在汉达瓦底外围看到的东西简直就是一群驴骑兵……

  崇祯此番带出来的十个步兵旅的都是按照北军模式组建并训练的,只不过历任将领及部分军官与士官均出自勇卫营。

  尽管在实战经验方面远逊于北军常年北伐的部队,但纪律严明,令行禁止,面对缅军精锐骑兵的冲锋也没有被吓得崩溃。

  步兵在有条不紊地开火射击,小佛郎机炮车在步阵之前,也在持续开火,这就给缅军骑兵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实施冲锋的六千骑兵被打死打伤将近一半,剩下的便只能掉头跑路,再冲一次,估计什么都剩不下了……

  缅军虽然装备了火炮与火枪,但说到底,还是以冷兵器为主,热兵器为辅,面对全火器化的明军,一点优势都没有。

  那些看似可怕的战象,完全不敌与之对抗的蒸汽坦克。

  参战的三百余头战象被打死打伤近百头,而明军的蒸汽坦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