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086章:缅军夜袭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担心起来。

  郑家虽为那逆子效力颇多,可说到底还是大明的忠臣,起码为大明先后打败过荷兰人与西班牙人,还收复了东番。

  不能因为郑成功所部不是朝廷所辖兵马,而在其遭到敌军围攻时见死不救。

  否则让郑成功寒心的话,往后征缅没了来自郑家的海上支援,那就将会变得很是艰难了。

  “请陛下安心,之前臣派亲信过去查看情况,郑成功回复营盘无恙,亲系亲眼所见亦是如此。臣前些日还亲自去查看过一番,只见所部防线稳固,士气旺盛,加之有舰队火力支援,若是坚守不出,眼下不会有大碍。”

  宋纪就怕皇帝一意孤行,让自己派兵过去帮倒忙,这才好好解释了一番。

  这黑灯瞎火的猛然过去一大群人,万一被当成敌军,造成误伤就坏事了。

  “爱卿所言有利,朕亦认为如此!”

  崇祯听罢也觉得是自己多虑了,镇海公之子跟着那逆子前前后后学了近二十年之久,还随军北伐过多次。

  说是进取不足的话,防御的本事总该是有的,那逆子当年不就是靠龟缩防御,打赢了皇太鸡的铁骑么?

  郑森手下光陆战队就高达一万五千人,还有数百艘战舰进行炮火支援,想来也应该可以击退来犯之敌。

  由于“成功”二字源自某逆子的赐名,故而崇祯一直避讳此二字,只是称呼对方的本名。

  不过当初赐名“成功”二字的寓意是很好的,为朝廷成大事,为大明建功勋。

  眼下郑成功已经开始做了,而且伊始阶段做得还不错。

  崇祯还有一个担心,就是敌军只围攻郑森的营盘,而在本阵这边只是佯攻一次便退,委实有些不可思议。

  问题是连崇祯都知道郑森的兵马战力不若,与南廷所辖诸部相差无几,实战经验更是超过了后者。

  莽白今夜如此用兵,究竟是何用意?

  崇祯也不好意思当众说自己不明白此事,只能耐心等到战后再找俘虏问个清楚。

  明缅双方的初次交锋,明军还没发力,对方就因为战象的缘故而溃败了。

  到了二番战,缅军不可谓不英勇,也不可谓不卖力。

  然而因为不熟悉明军的战斗力,也不清楚对方的火力配置与防御措施,结果折戟沉沙。

  双方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激战,最终以缅军主动撤退而告终。

  在天光大亮之后,陆战队员便开始打扫战场,郑成功也从高级俘虏们的口中得知了此番莽白的策略。

  缅军参战兵力高达六万,不过各部来自各地,将领们的心思自然也是无法协调一致,使得缅军无法拧成一股绳来跟明军较量。

  莽白用六万大军来打一万五千陆战队,这么安排倒是没错,只是他不知道陆战队的看家本领就是原地防御。

  当年连穷凶极恶的东虏铁骑都无法强行冲破陆战队的防线,更别说缅甸这些自恃甚高的蛮夷渣滓了。

  对方愿意自讨苦吃,郑成功和手下自然乐意奉陪,不然这俩月就算是白等了。

  唯一可惜的是,因为天色的缘故,加上己方太缺战马,使得无法掩杀敌军,进而扩大战果。

  即便如此,海滩上还是留下了两千五百余具尸体,加上受伤被俘之兵,郑成功因此推断,缅军的伤亡可能达到一万以上,甚至接近两万人。

  一次折损近三成兵马,缅军主动退却也就说得通了。

  由于舰队掩护得当,使得缅军炮队几近无从下手,加之己方反应及时,陆战队的损失很是轻微,受伤五百余人而已,战殁二十一人。

  这样的战损比让郑成功较为满意,只是不知道莽白还敢不敢兴兵来犯了……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