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02章:布达佩斯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拉大补给线。

  等反奥联军集结完毕,就能在一年里最冷的时候给予对方毁灭性打击了……

  消息传回华沙,索别斯基当然非常高兴。

  卡尔十一世所开出的条件,他当然都可以答应。

  波罗的海的制海权,他早就没打算留着。

  造战舰多贵啊!

  建造一艘战舰的成本能养活上万士兵了!

  再说现在已经进入铁甲舰的时代了,波立根本就没有这种技术。

  从海外采购铁甲舰也不行,因为就算对方同意,自己也拿不出足够的钱来。

  所以波立最近十年也就根本没必要留着海军了,只要有一堆渔船能捞些海鲜就行了。

  对于瑞典的陆地要求,索别斯基也没解决的不可接受。

  如果自己与盟友能战胜奥斯曼,那么以后还能把失地收复。

  否则干脆当作握手言和的礼物,送给卡尔十一世好了。

  对于明帝国的三个前提条件,索别斯基也一并答应下来。

  不论是已经投靠自己的奥布霍夫,还是可能投靠自己的阿列克谢一世。

  索别斯基都让其去投靠利奥波德一世,这样就完全不会违反相关条件了。

  至于俄国的土地,自己连本土都顾不上了,怎么可能惦记别人的地盘?

  所有进入波立土地的俄国人,索别斯基都会将其打发到盟友那边去。

  收留他们,就等于多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张嘴!

  喂不饱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迫于形势,在入冬之前,企图走出焦头烂额境地的索别斯基就与瑞典和明帝国驻瑞典大使达成了一致。

  只有稳住了北方,才能收拾南方的烂摊子。

  令其惊奇的是,奥斯曼军队似乎满足占领克拉科夫及周边地区,并未在获胜之后继续北上华沙。

  在秋后继续向北进攻,侯赛因认为天气情况将对己方将士非常不利,所以思前想后,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旦己部逼近华沙,那么补给线将会被进一步拉大,神圣罗马帝国的部队随时有可能切断自己的补给线。

  要从华沙撤退到安全地带,大概有三百英里以上的距离,对步兵来说,在大雪纷飞的冬季就是死亡行军。

  既然大概率会失败,那就没必要进攻了,侯赛因失败过多次,已经不会被胜利冲昏头脑了。

  在这个时候,如何跑路的丰富经验起到了冷静头脑的作用……

  等翌年春季,再视具体情况而定,似乎更为合理且可靠。

  即便地方再次集结大军,自己也可以凭借克拉科夫城来以逸待劳。

  侯赛因认为只要占据俄国南部地区的清军不向自己发动进攻,那么克拉科夫这个突出部就是相对稳固的。

  万幸此前己方已经与清军达成了一致,双方都承认了对方的控制区,短时间内应该也不会大打出手了。

  克拉科夫之战对利奥波德一世来说是天大的耻辱,因为联手波立名将索别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