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03章:巴拉顿湖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帝国帮助自己开采并炼化之后,石油也成品油就等于是一桶桶银币了。

  不但可以向法国、荷兰、瑞典、威尼斯、罗马等国成船的出口,还能从明帝国手里换取海量的各种新奇商品。

  石油对易卜拉欣一世来说,真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帝国的价值堪比以自己名字命令的运河。

  昊菁皇帝愿意从奥斯曼进口成品油,原因很简单,从陕茜油田的进货,然后炼化之后,其成本已经攀升到了将近十银币每桶。

  为了保护油田的就业,朝廷才不得已每年采购二十万桶,否则还不如全额从奥斯曼进口成品油。

  现在奥斯曼出产的成品油几乎成为了其最具优势的拳头产品,不但品质好,而且价格低,在市场上非常具有竞争力。

  缺点也不是没有,就是由于价格低,所以比丝绸、瓷器、茶叶以及新奇商品的纯利润要低得多。

  但由于是可以工业化生产的大宗商品,完全能够实现量大管饱,每个批次从科威特港口启航的船队都是以数十艘来计算的。

  用成品油换取豪奢商品,自然是易卜拉欣一世非常喜欢做的事情,宫殿里到处都是明帝国的商品,甚至包括电话、冰箱、坐便器……

  但在享乐之余,易卜拉欣一世也没忘了采购能够保卫帝国和自己的武器装备。

  每年至少从明帝国进口二十门重炮、五百辆蒸汽坦克、一万支左轮步枪等先进武器。

  尤其是奥斯曼驻大明大使听说明军开始大规模淘汰初代蒸汽坦克之后,便立刻活动起来。

  通过与昊菁皇帝以及军机大臣们的沟通,签订了采购了至少一千辆二手蒸汽坦克的合同,并保留以相同价格采购相同数量的追加订货权。

  当年为了保护己方步兵,同时反击东虏骑兵,昊菁皇帝下令制造的初代蒸汽坦克不少于五千辆。

  如今没有天灾影响,朝廷岁入逐渐攀升,除了给海军采购铁甲舰之外,便开始给陆军换装第二代蒸汽坦克。

  除暂时无法收回的边远地区之外,所有初代蒸汽坦克都将被回收,经过全面检查车况之后,再决定是拆解还是转卖。

  在大使的努力下,奥斯曼帝国拿到了可供出口数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余下两千多辆,将会卖给北美的张天宝、缅王朱慈焕。

  车体强度不能适应打仗所需的,则可低价出售给鲜卑利亚的农户,当拖拉机用……

  昊菁皇帝根本就没把这批旧货当回事,但是下家就不这么想了。

  法国与荷兰都已经学会了制造蒸汽机,自然会组装蒸汽坦克。

  奥斯曼的技术就逊色不少了,也用成品油换购了相关技术,目前还在学习阶段。

  不过装备速度自然没有直接买成品更实惠,用成品油换成品坦克,在易卜拉欣一世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交易。

  对于这只老朋友想要购买最新的第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