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14章:祸水西引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盔就可以完全保护住士兵的脑袋。

  缺点则是重量超标,视野非常差,致使奥军士兵在白刃战时,其反应速度与移动速度都逊于对手。

  好在拼刺刀技术是经过明军教官言传身教的,起码刺、搪、踹这三招学的还算不错,没给老师们丢脸。

  还有一点,那就是奥斯曼的制刀技术本就是世界一流的,易卜拉欣还特意遣工匠们为步枪研发出了一款专用刺刀。

  只要不是厚实的铁板,包括铁皮在内,士兵都可以用这款刺刀来刺穿目标。

  现在联军士兵终于熬过了无比痛苦的火力打压阶段,比的就是力气和人数。

  可惜奥军此前由于是全线防御,在兵力上并未遭到重大损失。

  现在能战之兵还有三十万左右,远没到油尽灯枯的地步。

  得益于侯赛因的交叉火力战术,在火线战斗的奥军兵力反而比对方要多。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不会介意己方短暂的劣势,事实证明,持之以恒总会得到回报的。

  比起之前一路被动挨打的局面,眼下战事发展到这个地步,自己已经开始变被动为主动了。

  让将士们再加一把劲的话,奥军的防线必将被打得支离破碎,在维也纳城外覆灭也不是没有可能。

  “传本王命令,全军突击!”

  清军左路十万人由阿巴泰三子博洛与四子岳乐统领,右路十万人由昂邦章京鳌拜和褚英三子尼堪负责指挥。

  中路则由多尔衮亲自负责,正白旗在后压阵,济尔哈朗五子辉兰所部作为先锋五万人的督战队。

  多尔衮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对面两个重兵集团不打个你死我活,他是不会轻易让大清王师投入战斗的。

  根据之前与侯赛因的约定,只要王师帮助奥军击退敌军,那么战场遗留的战利品,除俘虏与贵重物品之外,包括枪炮在内尽可归大清所有。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这道理谁都懂。

  多尔衮一直在等待机会,现在,机会就来了……

  清军已经移动到了位于奥军正南的位置,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奥军可以从容撤退。

  若是侯赛因的部队能够顶住对方的进攻,一切都好说。

  反之,那肯定是大清王师先溜之大吉~!

  多尔衮刻意让王师与奥军拉开一段距离,以此来吸引联军从南侧进攻奥军。

  等王师发动进攻,南侧的联军就是最容易被吃掉的一块肉了。

  不知道对方是发现了自己的举动,还是根本就不打算从这个方向进攻。

  一点动静都没有,甚至连个人影都看不见,所有兵力都集中到了另外三个方向上。

  无奈之下,多尔衮只得命令所部从三十里开外的位置向战场移动。

  抵达战场之后,还意犹未尽地看了半晌,等双方厮杀正酣,才下令参战。

  三十万人!

  全都是骑兵!

  其中超过二十万是重骑兵!

  可以说,维也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