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87章:保成西征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那就是全面进攻,没有重点!

  大清王师可以同时进攻敌国的三十三处地方,对方怎么可能摸清己方的进攻重点?

  尤其是在吞并波立之后,使清军拥有了一个进攻神圣罗马帝国北方地区的极好的桥头堡。

  使骑兵部队增加了发动袭击的突然性,突击帝国纵深的距离也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对方也能使用同样的办法来突击已经被大清吞并的波立地区,然而保成皇帝在近期并不打算用心经营这里。

  我烧你的地盘,你也可以烧我的地盘。

  互换的话,最先承受不起损失的肯定是对方!

  在上百万清军的努力下,从波立向西,焦土面积在不断扩大,而且势头无可阻挡。

  为什么在夏季发动进攻?

  保成皇帝就打算让勃兰登堡-普鲁士在秋季庄稼绝收,从而走向灭亡!

  第一年夏季出兵,等到第二年春季才收兵。

  这就意味着对方的不到第一年的收成,第二年又无法春耕。

  连续两年都没有收成,大部分百姓都会变成流珉。

  国库存粮告罄,饥荒不可避免,保成皇帝也就达到最终的目的了。

  在腓特烈公爵看来,虽然让鞑靼人在乡间肆虐,然而普鲁士的大城市基本都没有失守。

  只要接下来的作战能够挫败鞑靼人的计划,那么己方还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至于如何反败为胜,腓特烈公爵预想了好几个方法。

  其一,路易十四与利奥波德同意出兵帮助自己御敌。

  其二,卡尔十一世与明帝国皇帝同意出兵帮助自己御敌。

  其三,鞑靼人感染了疫病,导致出现大量非战斗减员。

  其四,曝发一场泛滥战场各地的洪水,迫使鞑靼骑兵失去机动性。

  其五,鞑靼皇帝突然暴毙……

  尴尬的是,直至一六九七年圣诞节,这五个设想一个都没发生!

  勃兰登堡-普鲁士遭到了上百万鞑靼骑兵的毁灭性打击,腓特烈的子珉都被迫向西逃亡。

  为了确保这些流珉不会再次遭受鞑靼人的威胁,威廉三世非常好心地将他们安置到荷属不列颠。

  按照每个人的年纪与身体,都无偿拨发相应数量的粮食与土地,免费发放种子,前三年可以享受全额免税的待遇。

  威廉三世完全不在乎运到那边的是哪个地方的人,只要能种地就行了,也不会向腓特烈索要安置费用的……

  腓特烈到现在才知道威廉三世没安好心,但碍于荷兰送给自己的上百门火炮与上万支燧发枪,也只能选择暂时隐忍不发。

  为了安抚腓特烈,威廉三世又送了一大批军火,还包括十万颗手榴弹和两百辆坦克,以提高勃兰登堡-普鲁士军队的战斗力。

  应腓特烈的强烈要求,威廉三世又提供了五十架飞机和二十五个机组,每个机组拥有双机可供替换飞行。

  不过威廉三世借口飞机与飞行员的数量均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