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02章:获胜之后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舰载机来上舰。

  不过在无法折叠机翼的情况下,体型还是太大,根据科学院的计算,最小也得用“国王”型铁甲舰改装的航母来搭载。

  算上被拆成几大块的备用机在内,一艘国王型航母最多也就能搭载二十架“黑脚信天翁”,加上四到六架用来搜索敌人或落水飞行员的直升机。

  第十三批次造舰计划(1709-1717)早就拟定好了,包括两艘比“国王”更大的八级铁甲舰“沙恩霍斯特”。

  为了保证质量,预计建造时间长达八年之久,考虑到物价上涨、使用全新的动力系统和主炮等因素,科学院预计两艘巨舰的合计造价至少为一亿五千万银币。

  俾斯麦与布吕歇尔用的都是一七一毫米主炮,国王安装的是二四六毫米主炮,到沙恩霍斯特这里,就升级到了最新型的三二二口径主炮。

  路易十四已经有了两艘布吕歇尔,朱慈烺不光要跟他拉开代差,还要从吨位与火力上,都领先其两代才能高枕无忧。

  新版的吨位与老版相近,标准排水量约三万两千吨,满载排水量接近三万九千吨,两项指标都比上代国王高出约一万吨。

  由于舰体长度足够,所以在安装四座双联装主炮塔的同时,也能安装一座可以容纳四架直升机的大型机库。

  可以说沙恩霍斯特的造价的确创下了历史记录,但也是物有所值的,因为起码在主炮口径上超过了原版,而且搭载了直升机。

  至于造价方面,对岁入已经达到十三亿银币的大明帝国来说,每年斥资一亿左右的银币用来造舰,应该并不是甚子难事。

  这个岁入标准只是含金、银、铜、铁等金属在内的收入折合成银币的金额,若是加上土特产的部分,那就可以达到十六亿以上。

  假设当年大明在关内的耕地总面积巅峰时为十亿亩,现在大明帝国(不含藩国与郑氏的部分),在册耕地面积便接近三十亿亩。

  而且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因为在澳洲炸山、向东地和北地的移珉还在继续,往后耕地面积将突破四十亿亩。

  刚到手的那块地皮可是欧洲唯一的黑土地,朱慈烺也打算好好利用一下。

  派军队及其家眷过去驻屯再合适不过了,接到张煌言的奏报便大为欣喜。

  在获胜之后,这位门徒已经将麾下人马安排过去了,真是没白跟着自己学那么多年。

  按照亩产一石计算,三十亿亩地,平均农税约为一成,那么三亿石粮食至少价值三亿银币。

  更地面积大且有铁路网络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假如某地区受灾,可以用存粮迅速运抵该地区接济灾珉。

  除非是小冰河时期又舔脸回来了,否则凭借如今的大明国土,普通的天灾是无法同时对如此之大的面积进行打击的。

  实际上,由于风调雨顺,加上土豆、玉米等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