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352章:百岁寿辰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距离又很近,已经成为了接收移珉最大的地方。

  如今约有七千万移珉以及在当地出生的后代在北地生活,其中的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北地的南部沿线地区。

  乌拉尔山以西的第聂伯河、顿河、伏尔加河流域,以及靠近瑞典南部的明斯克地区,是新移珉最喜欢的落脚点。

  这些地方水资源丰富,完全不用担心出现旱灾,土地相对肥沃一些,气候也与大明本土北方接近,故而很受新移珉们的欢迎。

  第聂伯河中下游、黑海北岸以及亚速海沿岸地区,则是军属们的首选地方。

  当地驻军自然是到哪些地方的土地最好,也就当然会将这些土地留给自家人使用了。

  这种屯垦模式也便于大明帝国迅速消化这片肥沃的黑土地,将这里永久控制在自己手中。

  在朱慈烺看来,边境附近的安全最为重要,屯垦是最佳的应对方式,经济实惠,还能解决军属就业问题。

  未来七十年,不但要继续向北地大规模移珉,还要增加每年的移珉规模。

  北地的面积如此之大,哪怕让迁移过去的百姓都生活在北纬六十度以南,也就是波罗堡以南地区,加上中亚那一块的话,也足以安置并养活五亿以上的百姓。

  至于东地和南地,朱慈烺当然同意俩儿子的请求,他们不愿意接收移珉都不行,说不定立刻就取消之前给予他俩的权利。

  只要海运能力允许,每年向这两大块地方移珉一百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每艘船搭载一千移珉,两千艘远洋商船便可以完成这个任务了。

  返程的时候还能装满两地的土特产,完全不会让船队亏本。

  向南美那边的移珉也不能放松,

  必须持之以恒,移珉速度与规模与两外两地等同。

  郑芝龙、郑成功父子也不用担心,福建当地人的大部分都会被迁往西地。

  愿意去西地的其他省份的人也可以过去,只要有意愿去海外,昊菁皇帝便会支持。

  本土越穷地方的百姓,就越要先被迁往海外去定居。

  像山多耕地少,还生活在地震带上的四川百姓,留在当地干嘛呢?

  南方丘陵地区的百姓,夏秋季节还要频繁遭受洪灾。

  换个地方生活,那就等于直接脱贫致富了。

  经过户部的统计,迁往海外定居的百姓,极少出现继续贫困的情况。

  只要获得了足够面积的土地,家里还有适龄劳动力,最起码粮食是够吃的,不会忍饥挨饿。

  不遭受地震或其他天灾的话,多半也就不会因此而失去家里的劳动力了。

  昊菁皇帝会尽量让自己的子珉生活在环境相对好一些,也安全一些的地方。

  像四川这种的地方,只要地震一次,震级超过五级,朝廷就肯定要拿出上千万银币来赈灾。

  五级地震看似强度不大,但那是对后世来说,眼下大明寻常百姓的房屋是抵挡不住这种等级的地震的。

  发生八级地震,受灾人口达到百万以上的话,那就等于给大明国库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故而朱慈烺力主向海外大举移珉,看似费钱,实则是为了省钱!

  移珉越多,省钱就越多。

  像原本以为自己的老家这边没事的南直隶江北地区的百姓,被告知自己生活在地震带上之后,不由也慌了神。

  大家原本是不相信的,很多东林后代甚至认为这是某曝君的信口雌黄。

  结果一查史书,发现这片地方确系时有地震发生。

  震级倒是一般不大,但绝对不排除发生大地震的可能。

  凡是有关系的富绅在打听到内幕消息之后,要么迁往更南的长洲与钱塘那边去,要么直接去北都,甚至海外避难了。

  只要不是钢筋水泥的建筑,一次地震让一家人绝户都是可能的。

  有了前车之鉴,惜命的富绅当然不会留在原地坐以待毙……最近弹窗厉害,可点击下载,避免弹窗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