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361章:华沙投降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告终,为此还损失了上万的士兵。

  在坚守了三十天之后,华沙守军为了幸存者能够苟活下去,只得向联军投降。

  哪怕是被送去挖矿,也比活在华沙城内要好。

  想打巷战都不可能,对方根本就不派地面部队进行攻城。

  就是利用轰炸机投掷燃烧弹,一万颗、十万颗万颗……

  直至扔到守军实在撑不住,投降为止。

  坚决不投降的话,那就真的会变成一场“烧烤盛宴”了!

  很多追随奥古斯塔,逃过了上次空袭的百姓,最终也死于了此次空袭之中。

  在儿子约瑟夫的建议下,利奥波德没有同意派出空军支援华沙。

  用该城来消耗敌军的弹药,并且能够拖住对方一个月之久,基本上已经能让约瑟夫感到满意了。

  如果能拖住三个月甚至半年以上就更好了,可惜对方轰炸的强度实在太大,守军根本撑不论那么久。

  而在此前,卢布林的守军已经向联军投降了,不然就要全被对方活活炸死了。

  通过这两支守军的经历佐证了,即便是坚守城市,想要阻挡对方的进攻似乎也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在大规模换装高科技武器,拉大与身后对手的技术差距之后,明军已经不在乎到底是与对方打野战还是攻城战了。

  假设需要攻城的话,也不一定让步兵蹬城作战,可以采取这种地毯式轰炸的战术,迫使对方投降。

  只要不是北都这种人口数百万的超大型城市,那么普通城市就很难抵挡得主地毯式轰炸所投放的大量燃烧弹。

  特别是欧洲城内的很多建筑都是木质结构,在燃烧弹面前,这些木头房屋都是很好的柴火!

  在投弹之后,一旦遭遇大风,那么整个街区,甚至整座城市,都将变成燃烧的海洋。

  这时候,奥斯曼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这位盟友就是大明帝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材料库房!

  运抵黑海北岸的汽油经过在当地兵工厂的加工,便成了一款无比可怕的武器——燃烧弹!

  这样的流程也符合昊菁皇帝的宗旨,那就是在节省运费的情况下,实现在当地制造,就近投放!

  燃烧弹被做好之后便可装上火车,运抵前线的交通枢纽,再分配给各个部署了轰炸机的机场。

  既然有了供同的敌人,朱慈烺也将燃烧弹的制作技巧告诉了易卜拉辛。

  奥斯曼的兵工厂也可以生产这种可以用来烧烤的神兵利器了……

  在南线战场上,机身上喷涂了星月标志的奥军轰炸机也向维也纳投放了。

  这种东西。

  易卜拉辛并不想毁灭维也纳,反而想完好无损地夺取这座名城。

  然而守军并不打算让他如愿以偿,最终战事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二十万奥斯曼军队攻入奥地利的首要目标就是围攻维也纳,这里是哈布斯堡家族的老窝!

  夺取该城,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所以易卜拉辛对此非常看重。

  为了减少士兵伤亡,以避免己方士气遭到打击,易卜拉辛也就同意了采取与明军一样的战术打法了。

  只不过奥斯曼空军的作战效率不如盟友,加之天气的作祟,只能保证平均每天只有数十架次的轰炸机能够向维也纳投弹。无错更新

  张煌言在得知了南线的战况之后,倒是没抱多大期望。

  只要奥斯曼出兵能够牵制部分敌军就行了,主战场还是在东线。

  利奥波德父子想要来个诱敌深入,您先想想本国有战略纵深么?

  忘记这点的话,没等战略纵深发挥作用,本国就被大明王师一举推平了……。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