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484章:多方需求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留大量银币的基础上,若是要清空百姓手里的钱,完全可以印刷五百倍的纸币。

  另外一个前提,那就是总行必须拥有足够多的银币,防止市场出现挤兑的情况。

  发行二十亿元的纸币,总行手里就得有十亿银币,或者价值这么多钱的等价物。

  剩下的另一半算是韭菜,能收割多少,那就看各国元首的本事了……

  除了本土之外,朱慈烺最为放心的就是郑成功那里。

  郑氏集团有工业、有土地、有军队、有矿石,还有两洋的渔场。

  最重要的是,郑家本身就有钱,不像自己那俩儿子,十之七八是在啃老……

  朱慈烺还在刮地皮的时候,郑芝龙就已经是千万,甚至亿万富翁了。

  虽买铁甲舰花了很多钱,但后来南洋金山的分成,以及在非洲南部开矿,可是让郑芝龙赚的盆满钵满,不亦乐乎。

  可以,大约六分之一个非洲大陆的面积,都是郑家自己的地盘,想怎么捞钱都可以。

  对于发行纸币,郑家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做保障,其他藩王根本没这个条件。

  郑成功原本是不想印的,但他爹郑芝龙的想法刚好相反。

  既然昊菁皇帝并不介意闽国自行印刷纸币,那其他事情就不算个事了。

  都指望用银币或商品换取朝廷印刷的纸币,久而久之,心里总是会觉得非常别扭。

  朱慈烺当然能猜出郑氏父子的大概想法,也就在无线电里告诉了他们不要有顾虑。

  等郑氏父子抵达明思克之后,便将纸币的技术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都告知了他们。

  郑氏集团自行经营闽国,风险自然也自行承担,朝廷理论上没有援救闽国金融危机的义务。

  借十亿八亿用来应急,这倒不是不可以。

  张嘴就要百八十亿的话,朱慈烺就可以直接送客了……

  你们这么干的话,就等于把老子给拖下水了。

  与其被你们拖下水,还不如直接踹你们一脚算了。

  闽国啥都不缺,真能因为纸币的事情玩到经济崩溃的话,以后就别碰这玩意了。

  朱慈烺认为只要郑成功将闽国经营得好,闽国的国力其实应该仅次于奥斯曼、印加、法国,与荷兰不相上下,绝对可以超过瑞典与普鲁士。

  值得尊师欣慰的是,到目前位置,闽国经济还是在蓬勃发展,大部分行业的水平都达到了世界准一流的程度,形容为欣欣向荣也不过分。

  财务收入净值csj达到了极为惊饶三亿五千万银币,已经超过帘下的法国。

  主要原因就在于法国也完成大搬家没多久,还在经济恢复阶段。

  后期法国的发力应该很猛,希望门徒能够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

  闽国的财务收入净值约等于大明新本土的十一分之一,之所以这么少。

  主要原因就是闽国的人口少,还不到大明新本土人口的十分之一。

  由于闽国幅员辽阔,不存在生存空间紧张的问题。

  只要增加人口,财务收入净值势必还会大幅度的增加。

  当初除了福建境内,其他地方的新移珉几乎都不愿意去闽国。

  原因就是闽国以闽语和客家话为主,除了正规场合,北都话的比较少。

  北方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他地方的百姓大部分听不懂闽语。

  很多百姓,特别是当过兵或者考过学的,都可以完全听懂北都话。

  北都话也是整个大明普及率与识别率均最高的语言,在南方地区,闽语的普及程度还不如粤语。

  这就促使郑成功下大力气推广北都话,不论在衙门、部队还是学校,都必须讲北都话,不得讲闽语。

  退一万步,万一尊师再次驾临闽国,接见各界人士,结果这群玩意张嘴就是闽语。

  尊师该如何是好,是不是还得自己先行翻译?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