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90章:三核为一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采购价格。

  海军计划采购六百架“王鹫”,因为海军可以起降这款重型战斗机的航空母舰的数量是有限的。

  “王鹫”战斗机本身的体积也很大,而且无法折叠机翼,所占机库的面积也很大,海军只能不情愿地用“剪尾鸢”来凑数。

  空军都是陆地基地,就算是机场位于海岛上,也完全不用为“王鹫”而发愁。

  考虑到其三千公里的航程、一万八千米的升限、一千七百公里的时速、七吨的载弹量,这些划时代的性能参数,短期内应该没有国外的战斗机可以接近。

  空军便打算采购至少五千架“王鹫”,用来替换掉老旧的机型,余下的缺口依然采用高低搭配的路子,用“剪尾鸢”攻击机来填窟窿。

  另外一个采购重点,则是“环球霸王”战略运输机,最多可以运输五十吨物资飞行六千公里。

  一架“剪尾鸢”攻击机的采购价是三百万元,而“王鹫”战斗机接近一千两百万元。

  “火”战略轰炸机的价格达到了三千五百万,“环球霸王”战略运输机则超过了五千万元。

  神盾巡洋舰的造价则高达五亿元,八万吨的五型航母则上升到惊世骇俗的二十六亿元,而且没算舰载机。

  大明帝国在一八零零的财务收入净值csj为七千三百五十一亿元,军费占一成,也就是约七百三十亿元。

  海军分到两百二十四亿元,留给造舰经费约为六十亿元,就算是复合式增长,八年不过六百亿。

  四艘航母的采购成本为一百零四亿元,舰载机二十三亿元,十六艘神盾舰为八十亿元。

  两艘攻击型核潜艇合计四十亿元,两艘战略核潜艇为八十亿元。

  光这四款主力作战舰艇就占了造舰总预算的一半以上,加上一些排水量在七千吨以下的驱逐舰、护卫舰、常规动力型潜艇,总额就超过了四百亿元。

  这还没考虑未来通货膨胀可能带来的影响,不然只能把排水量较的舰艇砍掉一些才能确保造舰计划顺利进校

  若是届时核潜艇的造价没有飙升,昊菁皇帝就打算在第二十六批次开工十艘甚至更多数量的核潜艇。

  自此之前,大明帝国的核打击力量还是以陆基为主,空基作为辅助,海基用来锦上添花。

  目前的倒是不着急采购核载具,因为陆基的发射井便宜,维护费也低于轰炸机与核潜艇。

  更重要的是,根据大明特工在其他国家的打探,目前其他国家还没摸到这个行业的门。

  朱慈烺估计以各国现有的国力与军费开支,维持常规武器库就花的差不多了。

  再增加核武器,除非真的发现数万吨储量的金矿了……

  即使大明特工没找到对方已经开始运转的浓缩铀工厂,他们能攒出来第一枚函也得再二三十年之后。

  届时大明帝国的核打击能力还会上一个新台阶,估计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