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3章:指点驸马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都会闻讯而来,成麻袋的买报纸,好回去贩卖。

  某太子认为作为开天辟地的第一期,至少也要印上五万份才行,起码要让顺天府及周边的地区城市与县城的百姓都知道有这么个媒体能够传达太子和朝廷的声音才行。

  “臣代公主多谢殿下提点,臣定尽快办妥,让印刷数量再创新高!”

  他们家可是她老婆当家作主,古时均是男主外,女主内,不过巩永固的老婆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否则他也不会是驸马爷了。

  考虑到姑姑的家底做生意可能不算太丰厚,某太子才教了他们预付款这招,保证屡试不爽,而且能够快速募集到大量资金。

  巩永固回家之后见到院子里堆满了成箱的银子,已经高兴到心花怒放了,乐地合不拢嘴了。

  作为当朝驸马,自然不会跟银子过不去,但他内心与太子提醒的一样,都要秉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理念。

  这样合理合法的赚钱就是正途,他也从未想过办报纸真就能赚到如此巨款,虽然夫妻俩只能拿到其中的三成。

  可这并非是纯利润,其中很大一部分都须重新投入印刷报纸上去,最后能剩几何还不得而知。

  不过每份报纸赚四文钱,两万份报纸就是八万文钱,折合不下八十两。

  想着倒是决计不多,可天天都能赚到这个数,那就很让人心动了……

  印地越多,赚地就越多,仿佛印的不是报纸,而是铜钱。

  虽然面值只是十文钱,可架不住数以万计,利润也就随之水涨船高了。

  更让公主夫妇乍舌的便是广告费,两位茶商便用一千二百两银子订了一个月。

  如果从九版到十六版都有商贾以半版的形式刊登广告的话,每天便有一百两的进账。

  看似这笔卖报还要赚钱,真是令公主夫妇不容小觑的一笔进账。

  “广告之事,姑父无须心急,既然已有茶商敢于尝试,待其他商家见到效果之后,必会蜂拥而至。”

  关于“吃螃蟹“,某太子是从不担心的,那些唯利是图的商贾是还没意识到广告的好处,等到觉察到了,自然会心甘情愿的从兜里往外掏银子的。

  在古代,没什么比广告更有说服力的了,口碑只是对于圈内人士有效,范围扩大到普通群体的话,广告就是首当其冲的选择。

  没有报纸也就罢了,既然有了《京师日报》,不做广告的商贾那便是傻子了。

  别人往前迈了一大步,你原地不动,那就等于别人不动,你后退了一大步。

  对那两位茶商而言,每天只花二十两银子,便能做到家喻户晓的地步,别说京城,就是连天金与保定的士绅百姓,看了报纸都会知道有他们的存在。

  前来京城办事的人,想要买茶又不知道哪家的货更好,首选就是便是看报纸上的广告,甭管信不信,先过去瞧瞧再说。

  广告的作用就是引领客人前来观顾,简称“引流”,只要将顾客勾引上门,广告的作用就达到了。

  至于能否将顾客变成自家商品的用户,那就要看商家的本事了……

  “殿下此策令臣茅塞顿开,乃是卓尔不凡之举也!”

  眼下巩永固就服一个人,那就是眼前这位,人家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能一年落袋数千两银子,那些商贾还是主动掏钱,不服都不行啊。

  广告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让工匠雕刻木板花不了几个钱,雕好之后便可以大批量印刷了。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