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4章: 水煮肉片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士子是极少数。

  绝大多数都是要么有钱无才,要么有才缺钱的家伙。

  这两种人都盼望着出人头地,最好可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不过今年的殿试估计就不行了,金榜题名的家伙也要被太子给怼灭火了。

  都特么发配去陕茜,大家表面上令旨谢恩,暗地里都在拼命活动,不想去西北那个穷地方。

  如果家里没钱,殿试又折了,还想继续留在京城的话,做编辑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活计。

  这也是文人做的事情,还是给驸马爷干活,多少人想来应聘,都达不到录取标准。

  哪怕以后也考不上进士,只要紧紧抱住驸马爷的大马腿就行了。

  “臣定按照殿下吩咐逐一实行!”

  巩永固是按照每四版招一个编辑来组建自己的团队的,但如果报纸要增加版面的话,一个主编加四个编辑的配置就有些吃力了。

  如果要增加到二十四版的话,那么每个人的工作量就要多一半了,主编方以智更会忙到焦头烂额,因为他从头到尾,每版都要看一遍,甚至两遍。

  为了减少发生错别字的几率,巩永固在报馆实施了交叉审阅的方式,两位编辑在确定自己的版面无暇之后,便可以互相审阅,以便二次校正内容。

  “那便好,这第二期做地也不错!”

  某太子一边跟自己的姑父闲聊,一边浏览着明天出版的《京师日报》,不忘称赞一句。

  没想到第一期的销量会达到如此地步,虽然还是供不应求,可依然要按照原定计划来执行。

  既然是日报,那就是每天都要出版发行,不能因为一期销量飞升,就专门只印一期,那就成了街头传单了。

  从理论上来推测的话,第一期只能算作投石问路,让京城的受众知道有这么个媒体能让大家看着玩,而且价钱也不算太高。

  第二期才是正事敲开了土着们的天灵盖,开始培养他们连续阅读的习惯,潜移默化地将其变成传播政令的目标受众。

  《京师日报》就是某太子打击流言,传播政令的工具,那些花边内容都是附带吸引读者的鱼饵。

  如果只是为了赚钱,完全就没必要耗费这么大的精力了,有那时间不如找几个有钱的土豪洽谈一下开矿办厂的事情。

  “殿下,首辅、次辅、尚书等在院外侯着!”

  “宣!”

  某太子的本意是让他们也看看第二天出版的报纸,别等到当天早晨再看,免得耽误正事,或者外面已经开锅了,他们还蒙在鼓里。

  只是事与愿违,意思是好的,结果却变成了这群家伙例行蹭饭,莫说是来的正好,就算是来早了,也会找理由赖着不走。

  御膳可比自家的东西好吃多了,哪怕是一碗牛肉拉面,也是香气扑鼻,回味无穷,而且是免费的,能吃到自己站不起来。

  孙传庭与洪承畴更加过分,以禀报军务的名义,还把麾下的总兵们带进来胡吃海塞,某太子看在他们劳苦功高的份上,姑且忍了。

  对于《京师日报》,文臣武将们都很上心,只要看过报纸,即便无法上朝开会,甚至得不到太子的召见,对于朝廷发生的诸多大事也能了如指掌。

  文臣们对前几版很感兴趣,毕竟关乎到自己以及别人的的仕途,还能幸灾乐祸地见到某蛀虫倒了大霉,被厂卫抓进去。

  武将们则对后几版非常在意,尤其是最后两版的内容,《奇葩镜花缘》可是让他们好等,无奈一期就刊载两版,要看就得耐心等着。

  如果知道这是吴伟业所胡编的故事,估计他们都会派兵前去催搞了。

  不过主编方以智那里已经囤积了两三天的内容,但愿他不会遭到绑架……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