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8章:总督人选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虏贼首所率十五万人马,辽西援兵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抵挡东虏大举进攻,还须顺天府一隅之兵为主,而辽西援兵为辅。有鉴于此,首先,要分割蓟辽防区,分设两位总督掌管辖区之事。蓟镇总督辖区为顺天府,辽西总督辖区为永平府及关外地区,各自统领本区兵马。现洪承畴南下追缴余孽,辽西由巡抚方一藻负责,然此人不善用兵,不知诸位爱卿可有推荐人选?”

  蓟辽一体式防御的结果就是蓟镇守不住,辽西攻不出,与皇帝和朝廷的期望刚好背道而驰,换成洪承畴上任,对于辫子的弯道超车战术也是鞭长莫及。

  让王在晋赴任辽西,反正就是那点人,每年五百万两银子,他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老王头是码防御也好,招炮灰也罢,某太子一概不管,只要能守住目前的地盘就行。

  防御畿辅地区的重点就是蓟镇,因为不管是从永平府的长城破口,还是从顺天府的长城破口,辫子最终的行军路线都要经过顺天府。

  蓟镇就是顺天府东部、北部与永平府地区,乃是大怼朝的九边之一,在辫子放弃强攻山海关之后,这里便是“九边之首危”。

  借助得天独厚的地形优势,蓟镇境内的长城防线算得上是易守难攻,但并不意味着无法被攻克。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便率鞑靼大军从蓟镇的古北口蜂拥而入,意在直取京城,俘虏皇帝,摧毁明廷,史称“庚戍之变”。

  在十一年之后,潘家口又被锡林阿率部攻破,由此可见,即便面对武器装备落后的檬古土着,明军的防线也是朝不保夕。

  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曾励精图治,加固城墙,整顿军备,使得蓟镇军力大为改观。

  但时过境迁,如今驻防蓟镇的明军实力大不如前,其负责固守的连绵防线面对拥有数百门火炮的辫子已变得防不胜防。

  切分蓟辽防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被动态势,还必须有行之有效的后手跟进才行,才先要把指挥系统给安排好,不然没等打仗就会乱套。

  不同于其他人,薛国观在开朝会之前已经得到了太子的指点,说话就显得有的放矢了,见到众人缄口不言,便率先出列直抒己见:“殿下明鉴,蓟辽一体本是惯例,然时局变换,波谲云诡,此策已不适用于当下之态势。即使洪承畴用兵如神,亦无暇分身。将防区一分为二实乃是英明之举,一人总督蓟镇,拱卫畿辅,一人则可专心防御辽西方向。”

  首辅大人说了一圈,核心内容是拍马屁,有价值的食材丁点没有,倒是把太子所传授的四字秘诀铭记于心,对他来说,这就足够了,剩下的部分,谁知边务,谁就疏言好了。

  吴甡与薛国观在早上一同得到了太子的召见,在首辅表态之后,他作为次辅,自然不能袖手旁观:“臣附议首辅所言,此二处乃是我大明之命门所在,当须调用两位知兵之人前去赴任方可事半功倍。臣以为若是洪承畴无法尽快回师,则可用傅宗龙、丁启睿、朱大典、汪乔年,此四人均为知兵之人,殿下或可从中挑选。”

  幺鸡听了也没有马上表态,这几个都不是自己的心仪任选,吴甡就是那么一说,自己也只是这么一听。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呀?可畅所欲言,语言之中若有瑕疵,本宫皆无怪罪之意!”

  作为上位者,听取下属的建议是很重要的,这表明自己并非是一言堂,虽然实际上就是这样,也必须装作纳谏如流一般。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