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01章:重计收入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北方的干热截然不同,不少远道而来的北方士卒都因水土不服而上吐下泻,亟待迅速调养。

  在湖广地区与贼军交过手的北方将领,譬如唐通等人以为那边就够热了,没想到入川之后,发现貌似这里比湖广还热。

  莫说领兵打仗,就是白天行军,甚至在阴凉处歇息,都会浑身冒汗,让他们难受不已,来自北方的将士们都希望尽快离开这个让他们坐立不安的鬼地方。

  但对本地土着们来说,天府之国当然是个好地方,农作物一年两熟,较于大旱的北方,泗川仍旧算是风调雨顺,日子过得舒服得很。

  大军在巴蜀吃喝都由傅宗龙来提供,不可能再从陕茜或者湖广往泗川运送粮草,这时候就体现出天府之国的实力了。

  仅凭泗川一地各大府库多年的积累,以及珉夫的全力输送,便足额供应上了十余万大军的作战消耗,换作他地,也只有湖广与江南可以相提并论。

  傅宗龙对于十万大军连吃带拿也并不计较,人家远道而来,帮助自己赶走了贼军,保住了大半的府县,已经很够意思了。

  大军还要明日开拔向东追击“献贼”,极有可能返回湖广,这样短时间的消耗,对泗川各地府库的压力不算很大,只要今年秋收不被贼军打扰,很快就能补充上缺口。

  实际上没了蜀王这只最大的蛀虫,泗川是年各个府县的收入将比往年高出一大截,除了既定库存之外,傅宗龙至少可以提供五十万石的军粮。

  如果交战地区在湖广的话,那么运输途中的消耗可以忽略不计,只要从奉节顺江而下,便可直抵湖广境内。

  换作他地,譬如与泗川比邻的陕茜,光是在陆路上的消耗,就要有四成左右,加上蛀虫们的啃食,五十万石军粮运抵陕北,能剩下二十万石就谢天谢地了。

  朝廷交代给傅宗龙的主要任务只有两个,一个是守土保境,确保辖区不被贼军袭扰和侵占。另外一个便是提供粮饷,在不横征暴敛,维持新税收标准的前提下,多多益善。

  前一个任务在洪承畴与孙传庭的协力帮助下,总算是有惊无险的完成了。后一个,鉴于今年的天气还算和善,想来也较为容易。

  某太子已经不指望北方能够提供什么像样的物产了,只能将希望寄托给南方各地,泗川与湖广、广岽、江南并列为朝廷的四大粮饷来源地。

  不论付出任何代价,都必须确保这四地在粮饷,尤其是粮食方面的全力供给北方,否则在久旱之下,大量农户没了活路,陕茜、河楠、山栋这些地方的大规模珉变将永不停息。

  此次虽说是把湖广的贼军赶到泗川来,再从泗川把这些贼军赶出去,可是一来一回,贼军就少了不下万人,对两位都帅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成就了。

  “养寇自重”有两个衡量标准,一个是贼寇越打越多,另一个则是贼寇在战前与战后的数量大致不变。

  是役之后,贼军尸横遍野,数量锐减,就说明是官军在全力进剿,且战果丰硕了,朝廷里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想从中找些麻烦,都要先掂量一番。

  在战事结束不到一个时辰之内,洪承畴、孙传庭、傅宗龙便将各自撰写的战报派飞骑发出,朝廷与太子闻讯之后,自然会欢心不已的。

  根据前方探马的报告,“献贼”所部害怕被官军紧咬不放,进而遭遇二次打击,在嘉陵江畔战败之后,立刻全力东逃,先过巴江,后过果江,具体意图尚不明朗。

  没了薛成才这枚高附加值的棋子,往后进剿就要靠两大都帅的智慧了……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