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98章:筹谋辽西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货也没想着主动投靠皇太鸡,皇太鸡又暂时拿他没辙,朝廷还要依靠其所部人马,老王头也没对其百般刁难。

  要不是考虑到将祖大寿调走或惩处会引发锦州守军的极大愤慨,甚至可能出现第二个李永芳,以及某太子的“善意提醒”,王在晋的确有可能对锦州的守将进行调换。

  对于辽西的军务,某太子并未作出太多的干涉,而且会如数提供承诺的四百万两银子与超过四十万石军粮。

  只是唯有一点,那便提醒王在晋是不要重蹈袁崇焕的覆辙,尤其是在对待辽西诸将方面,切不可襙之过急。

  这些将领高低有别,性格不一,万不能一概而论,当下仍需以安抚与鼓励为主,命其继续固守各处战略要地。

  眼看大战在即,激化矛盾这种事只有傻子才能干得出来,在朝廷不犯下关于边务的严重错误的前提下,便可保证辽西地区在两年之内高枕无忧。

  实际上要不是希望凭借一场大胜来讨得圣眷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反复催促洪承畴率军给锦州解围,已经围攻锦州两年之久的皇太鸡根本难觅良机。

  高手过招就是比谁先犯错误,一旦在关键时刻犯错,对犯错的一方来说,无疑是非常致命的。

  陈新甲只是个举人,没中过进士,按官场惯例,根本没资格做尚书,能够爬到这个位置上,完全是借助崇祯大帝的破格提拔,以及他的前任们“非死即贬”。

  他只是擅长撰写奏疏、调拨军械、维持供给而已,对于如何领兵作战,以及取得胜利完全是一窍不通,本人又有敛财扣饷的致命缺点,又碰上了一个急功近利的皇帝……

  只能说松锦大战之败就是由于崇祯大帝与陈新甲联手坑了洪承畴,而洪承畴也犯了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将粮草囤积在了笔架山,后被辫子所得,导致前线缺粮,最终全军崩溃。

  持续了三年之久的松锦大战,在兵力、士气、统筹方面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尽管明军连番苦战,也毙伤了包括诸多辫子将领在内的众多敌兵,仍以惨败收场。

  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战场主将最怕千里之外的顶头上司,不明前线敌情,却喜好遥控指挥,这是让洪承畴最为恼火又感到无奈的事情。

  考虑到双方的实力差距,这位全军统帅也许并未想着可以击退清军,只期望可以通过长期对峙的方式,迫使清军意识到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而主动北撤,跟此番松山战役类似。

  这样洪承畴便可将十余万明军精锐悉数带回关内,用以进剿已经呈星火燎原之势的流寇,否则明军主力被尽灭于关外,大明社稷也就算是名存实亡了。

  如此安排无疑是上上之策,但在崇祯大帝看来是不可接受的,洪承畴不但要解锦州之围,还要大败皇太鸡,方可达到他的预期。

  面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