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4章:取消折色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懂,极适用于商贾!凡我大明子珉,首要之务,便是遵纪守法。否则,轻则下狱,重则问斩,绝无他路!”

  刑部尚书傅冠之前没有看天书,这就等于心虚,现在得赶紧找补回来,不然心里肯定不踏实。

  “陛下,臣附议大司寇所言!不尊法规便是慢君!抗旨不尊便是造反!商贾放纵多时,业已无视大明,无视朝廷,更加无视陛下之威严,理应严惩不怠!”

  兵部右侍郎李日宣经揣摩出来皇帝的心思,今天的廷议主要议题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收拾商贾。

  只要想明白这点,一切疏言便皆可围绕此题来展开,视为对臣子们的殿试亦不为过。

  “臣附议傅冠、李日宣所言!”

  兵部左侍郎兼左佥都御史史可法第三个进言,他是当过一段时间的漕运总督的,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往来于运河的船队,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史可法自然是心知肚明,他不是不想改变,而是无力改变。

  就算知晓每十船里有七八船运的是私盐,报上去之后便石沉大海了,上面派人下来查,船主也会出具两淮官府开出的凭证。

  只有像沈迅一样,直接带人去两淮那里的府库核实盐税银子,才能药到病除,但这种得罪人的事,有几个人敢干?

  盐商不说是神通广大,也算是可以独霸一方的商贾,整不动两淮的官场,就别想将盐商连根拔起。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稍后,群臣便纷纷出列,表示太子说的甚是到位,这个法子实在是太好了。

  不交银子就滚蛋!

  简单高效!

  不滚就得交银子!

  既然怀柔的办法行不通,那就只能对奸商们来点粗野的了!

  软硬不吃的主,对大明朝廷来说,八成还没生出来呢!

  即便是东虏与流寇,也对互市与招安很感兴趣。

  商贾们如此嚣张,估计是笃定朝廷不敢对其下死手。

  他们万万没想到,此时的崇祯已经不是在北都为了百十万两银子发愁的崇祯了。

  现在的确是要把一百五十万两的差额给补上,但目的是为了今后每年都至少能收上来七八百万两商税银子!

  每年没有五百万两银子支应,北廷恐怕就扛不住这内忧外患的频繁打击。

  每年没有七八百万两银子的岁入,偏安南方的南廷便无力运作下去。

  “……”

  陈子龙等人也想表态,但皇帝没问他们,大臣们也无视其存在,处境颇为尴尬。

  “除此之外,朕还要宣布一件事,便是从今岁开始,南廷所辖八隅之地,农户缴税无须先行用粮食折色,可直接按征收价交粮。如若征粮价定位为一石一两,农户按此价足额交粮即可。”

  大力推行“折色”是张居正那时候的事情,现在已经不太适用了。

  原因就在于北方大旱,天灾频现,南方农户先把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