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公羊绝学(求票票)_秦时小说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乃是在于对力量的争夺,若言真正完美的秩序,或许只存在于祖师和孔丘所语了。”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下德不失德,失道而后德,失得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儒家之语,《公羊》绝学,说来其内倒是有点意思,《公羊》之书有三世。”

  “观春秋诸国乱象横生,所见谓昭定哀,所闻谓文宣成襄,可为诸夏乱世。”

  “又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可为升平岁月之时。”

  “又所闻所见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或可为太平之世。”

  “那是大秦的未来,封建与郡县为手段,大王当自行抉择。”

  抉择两者之一!

  周清难以定下。

  自己可以推演最美好的世界,也可以语落诸夏最美好的一切,终究推演只是推演。

  并不是真正的现实。

  眼下的秦国才是现实。

  即将一天下大势才是现实。

  国富民强!

  国泰民安!

  万世不坠!

  才是秦国的目标,采取何种手段,周清觉得都可以做到,关键看如何权衡。

  “《公羊》三世之言,寡人还是第一次听到,其书寡人有过阅览,印证武真侯之言。”

  “也有精妙。”

  “有些事情……做起来很难,道家的上德之说,儒家的大同之说,更难。”

  “可武真侯有一句话寡人觉得很对,封建与郡县都只是手段,或许眼下封建最为适合,或许郡县最为适合。”

  “适合当下的才是最好的,果然有朝一日,上德不德,那就需要另外的东西了。”

  秦王政双手拍合,不住赞叹。

  王弟精通百家之学,昔年有闻王弟在稷下学宫有内圣外学的儒家之论,折服儒家前任掌门公都子。

  现在又语落三世之言,怕是那些儒家的儒者们都参悟不到,两家之学,也有共同。

  王弟说了这般多,秦王政明白其意。

  许多事情是不断变化的。

  采取最合眼前之法的策略最合适。

  而最合眼前之法的策略?

  也许自己已经想到了不少。

  “中央学宫的进展如何?”

  接着前言,秦王政没有在之前的话题上停留。

  王弟本该在月前就离开咸阳的,因为中央学宫的事情,停留很久了。

  “大体无碍。”

  “中央学宫的革新整顿果然出了问题,着学宫令、学宫丞便是。”

  周清一语。

  中央学宫的革新已经在进行了,来至国府各大行署的督察使也都进入各大院堂了。

  具体的职能划分也都条例分明。

  若然不能够按照革新得进度发展,那就不是自己的过错,而是学宫令等人的过错。

  “哈哈哈,如果不是南郡那边有政事堂的存在,寡人还真想要令武真侯你南下。”

  “叶腾,此人政才卓著,寡人很是欣赏。”

  “嗯,……政事堂,寡人有感,将来在咸阳之内也会出现这般的行署。”

  秦王政大笑。

  王弟数年前便是上呈关于蜀郡、巴郡、黔中郡、南郡四郡一体的规划。

  从每一个月传递的文书来看,即将功成。

  政事堂算是减轻王弟颇多的繁琐之事。

  虽然于王弟来说,很方面,可秦王政不觉得自己需要。

  倒是……将来说不准,果然后世之君也有王弟这般的惫懒之人,保不准就会有相应的行署出现。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