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五章 理科男在行动【第一更!求全订!求月票!】_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的吸引力,将那些被搅碎的泥沙给抽起来?

  当然了,从这个条件引申出去,柳铭淇没办法做出大型的这些挖泥船,但用人工动能替代机器动能的小型挖泥船,却是可以想一想的。

  我把整个过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专门的船只来做清淤打碎淤积的泥沙,另一部分则是专门拿来挖泥,这该可以了吧?

  我都不要你那么强大的吸引力,以及刀头转动粉碎的强大力量。

  只要功效能达到每次能抽出泥沙来,那便是一个胜利。

  一条船不够,我十来艘船同时开工作业,总是能有不错的成绩吧?

  这样一来,比起每次只能等待枯水期的季节,用人工拼命去挖掘采捞泥沙,要方便太多了。

  还要省时省力许多。

  一旦有淤积立刻就能开始清淤疏浚,免得等到洪涝灾害来临时,因为清淤疏浚不及时,导致水位越来越高,从而直接冲毁堤坝。

  所以柳铭淇做的图纸,一种是类似于“混江龙”和“铁龙爪”结合物的清淤船。

  清淤船最主要的功效是搅散和打碎那些沉积下来的淤泥,使得它容易被吸附起来——现代的是清淤和挖泥一体的,再加上动力强劲,自然方便许多。

  剩下两种则是挖泥船。

  一种是十九世纪美国人经常用的“绞吸式挖泥船”。

  另一种是十九世纪欧洲人用的“链斗式挖泥船”。

  两者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

  少年准备两种都送过去,看他们哪段河段更适应一些,轮流着用都行嘛。

  两种船都没有可以传送泥沙和砖石的传送带,那么柳铭淇直接在船上给它们安上一个大漏斗,以此来暂时装载泥沙。

  船只的结构很好画,没有了动力系统就要麻烦一点,需要用上履带、铁质齿轮、旋转刀刃和杠杆原理等等。

  但这些也都在柳铭淇的掌握之中。

  堂堂一个物理博士,做这样的几百年前的机械图纸,能有什么难的?

  也就是绘图和尺寸细节要仔细严谨一些,其余的都不算苛刻。

  毕竟你不用做石块筛选机,不用做传输官道,不用考虑载重的问题,更不用考虑机械故障的毛病。

  除此之外,柳铭淇还做了一种新型舰船的图稿。

  这是他在大学的时候,看同寝室的同学们玩《大航海时代4》后,去查看资料知道的一种舰船。

  这种舰船叫做克拉克帆船。

  但克拉克帆船又分为好多种。

  柳铭淇选择的是十六世纪的进化种类。

  除了长宽高保证在非常科学的4:3:1的地步,他还专门增加了桅杆的数量。

  现在大康的船只一般是双桅杆,而柳铭淇一口气增加了中桅杆,甚至还加了一个小型的尾桅杆,让它拥有了整整四根桅杆。——当然比起真正的五桅巨船普鲁士号来,就要显得小太多了,这个也就是普通三桅帆船的改良版。

  除此之外,少年还把硬帆改成了软帆,并且从一面一面的大帆,变成了一片片的小帆。——就跟我们在电视里面看到十七八世纪,日不落等国的超级炮舰的外表一样。

  这样的船只,在抗击狂风暴雨的性能上面,就有了极大的提升。

  至于别的什么改进办法,就不是柳铭淇这个半罐子水能明白的了。

  他能把外面的特点和优点记下来,并且给予那些造船的人们以启示,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工科狗再怎么的全能,也不是万能的呀!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