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8章 泡圈子与写稿子_文坛救世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网络文学是继香江武侠、海湾言情之后,在东南亚地区的第三波文学阅读热潮。

  原本张楚跟网络文学是没有什么瓜葛的,不过自从他的《鬼吹灯》跟《搜神记》在原点中文网连载开始,身上就自然而然被打上了这么一个标签。

  之前张楚算是比较正统的实体书作家,即便他在网络上很火爆,但每部作品实实在在的是通过实体书发售的。

  可之后他就把自己的领域范围向着不同的方向进行扩张,这就让部分保守人士嗤之以鼻。

  然而张楚并不关心别人的想法,网络文学是未来的潮流,他根本就没有任何偏见,觉得实体作家要高人一筹怎么样的。

  大家写书都是为了赚钱,都是为了兴趣爱好,要是因为发布平台的不同而分个地位高低,简直就是荒谬!

  更何况那些言论不过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很多实体作家、严肃文学作家都或多或少开过马甲在网络上发布作品。

  然而他们的思维模式并没有转化过来,相比起华丽的辞藻以及深层次的思想内涵,网络读者们关心的是故事本身!

  故事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故事好看,其余瑕疵都可以忍受。

  张楚如今的作品都没有涉及到太小众、太高冷的作品,大众喜欢的作品同样是好作品。

  原本文学圈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样子,但中国的文学圈却有种固步自封的感觉。

  甚至有识之士直接开始抨击这种现象,认为圈子文化是中国文坛劣根性的体现,大家都抱团做事儿,互相吹捧。

  一直到现在,张楚都在关注着作家群体,他在编辑的带领下在多个作者群里面潜水,不管是南海出版公司的群还是其余群都一个样子。

  这是个高度圈子化的存在,很多作家流连忘返于全国各种研讨会、发布会以及学习班上面,热衷社会活动,互赞互捧。

  有些人每周都在上传自己参加的会议、活动照片,似乎根本就没有写作的时间。

  不少文学作品都需要作者高强度、长时间的写作、修改,饭局、座谈会肯定会侵占创作时间。

  当然,以文会友其实是从古代传下来的雅事儿,欧美作家也有互相交流的沙龙文化。

  中国有不思进取的作家,欧美同样不少,只要成名之后就陷入名誉声望陷阱,流连于酒会以及各种场所,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面生活。

  张楚此前也收到过各种活动的邀请,不过他都以学业繁忙为借口推脱了。

  圈子的现实作用对作家们来说的确是意义非凡,无论是文学评奖、作品发表还是文学批评,文学界都保持着鲜明的圈子文化!

  对于很多作家来说,泡圈子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作家,特别是纯文学作家来说,要获取上升的甬道,必须先得到圈内权威的认可和支持,否则很难出头。

  他们并不像张楚这样的畅销书作家这么轻松,只要作品好总会有出头的一天。

  在中国,文学期刊编辑掌握着发表作品的权力,评论家巨擘权威掌握着话语权,新人要靠圈子才能获得机会,而老牌作家也需要依靠圈子持续得到资源。

  相比起泡圈子,张楚更喜欢写稿子!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