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三章 轻财好义_浪在江户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凭借着一株御衣黄为饵,守株待兔演戏“钓鱼”,七八个人还真就这样活了一个多月,而且貌似收入还不错,太一对江户人“人傻钱多”的认知进一步加深。半平藏不愧是在江户生活过得,在这方面把江户子的心态,拿捏得死死的。

  “真的有那么多人给你答谢的钱啊?简直难以置信!”阿凛表示不能理解。

  太一恶意的揣测,凡是给半平藏钱作为谢礼的,可能都是土生土长的江户人。

  【推荐下,咪咪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江户人这种奇怪的性格,说的好听叫“轻财好义”,说的不好听就是好面子外加大手大脚。

  “有一个落语段子你们没听过吗,叫做《三方一两损》,”太一见阿凛和彦治郎都摇了摇头,说道,“大概说的是一个叫金太郎的泥瓦匠,傍晚在街上捡了个钱包,里面有三两金,他找到了失主木匠吉次郎,对方反而非常恼怒,批评金太郎说你捡到就是你的了,我收了不就是占你便宜吗?再说你送回来,我今天又花不出去,就成了‘隔夜钱’了!”

  “金太郎也十分生气,对吉次郎说,既然找到了失主自然要由失主收下,我拿了才是占你便宜,再说自己拿了今天也花不出去,自己也不能留‘隔夜钱’!两人将官司打到了奉行所,奉行赞赏两人‘正直’,为了调解纠纷,奉行作出了一个特别的裁判,他自己掏出一金放在钱袋里,各取二两金给了金、吉两人,并告诉他们,这样三个人每人都损失一金,最后皆大欢喜。”

  阿凛和彦治郎具是张大着嘴,有些惊讶于故事的结局,但又觉得似乎似乎是有道理的。

  落语中的故事自然是人编的段子,所谓《三方一两损》很有夸张成分在里面,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江户人对“义”和“利”的奇怪且执拗的认知。

  这里面其实有个和天朝习惯违背的常识,日本的习惯法中,认为无主财物无人认领的归拾取者所有,与英美法的认知相一致;而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还有天朝自古的律法上,一般都规定遗失财物必须归失主所有,无人认领的充公,这是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的文化习惯有很大关系。

  因而,故事中的失主才会认为自己收了钱,就是在占拾取者的便宜,而“骄傲”的江户人觉得占人便宜、麻烦别人等等,都有损于面子,是万万不能接受的。这也是后世东京人际相对冷漠的原因,其实是很早就养成的习惯。

  如此分析来,会有这么多人给半平藏答谢钱,也就不那么让人意外了。

  “江户人的钱真是好赚啊!”阿凛感叹道,同样从九州来的堪兵卫也点头应和。

  “不过,虽然你们本身未抱有太大恶意,但到底是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