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六章 攘夷“英雄”_浪在江户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此,公家纷纷调动自己控制的武家势力,于平安京掀起了祸端,为京都数百年间累历浩劫开了个坏头。

  凭借着保元之乱,平大相国清盛横空出世,通过帮助后白河上皇夺权对抗公卿集团而得到重用,甚至打破了武家不能为高官惯例,一路左迁直至担任了从一位太政大臣,以太政长官身份,于京都六波罗地区正式开衙,管理整个西国地区。考虑到当时东国仍主要是未开发区域,实际上平清盛已经控制了全国,开了武家主政的先例。

  其后平氏失势,又经历镰仓时期、室町时期、战国时期,虽然各个时期的实际掌权者不断变化,也大多并不居于京都,但由于这里是官家居所地,历来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以至于京都被不断地毁于战火而后再重建,直至江户时期才开始稳定下来。

  当然这个稳定专指免于战火,因为江户二百年间,火灾、地震的阴影,同样在不断跟纠缠着这座城市。可以说千年以来,京都地下的尸骨绝对是岛内诸地中做多的。

  太一在三条大桥之上矗立良久,远眺这座在岛内规模仍数一数二的古都,入眼是亭台楼阁、飞檐斗拱,竟有那么一瞬间梦回大唐的错觉。岛国建筑与唐制并非完全一样,这就像佛教传入天朝被本土化一般,考虑到气候自然条件的不同,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异化,而且京都数次被毁后重建,天朝的印记被一点点消磨,如今不过只能供人管中窥豹。但即使如此,京都也算是岛内最似汉唐的城市了。

  横卧于鸭川之上的三条大桥,是五街道会聚于西国终点,与位于江户的日本桥作为五街道起点有呼应之妙,也分别成为了两个城市的门户。虽说后世三条大桥所在的区域,已经被扩进了大阪市以内,但现今跨过大桥仍然是进入京都的重要标志。

  刚刚走下大桥,太一便被眼前的景象弄懵了。但见桥梁道路连接的劲道两侧挤满了人,众人伸着脖子看向三条大桥的方向,似乎是在等着迎接什么人。

  “难道是迎接咱们的?”山口一有那么一瞬间陷入深深的怀疑。

  “你倒是真敢想,凭什么啊?就因为我长得帅?”太一回怼道。

  山口一闻听此言嘴唇微动,但深思熟虑后,最终还是没有出言反驳太一。

  面对如此诡异的情景,在通商屋的大部队过桥后,太一便下马拦住了的行进,仍站在桥头远远望着不远处聚在街口的京都人。

  而街口地众人也奇怪地望着太一这边,不是指指点点,并且彼此争论着什么。

  “我猜这是京都人的娱乐活动,他们就喜欢围观旅客!”太一胡扯道。

  “不可能吧,怎么可能有这么奇怪的习俗或爱好。”山口一吐槽道。

  “你也知道不可能,那还不主动去问问!”太一恨铁不成钢道…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