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九章 正月远足_浪在江户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思义就是负责盛饭的女子……嗯,当然不可能这么简单。

  江户时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城町女子教育程度高,受到天朝儒家影响,行事做派较为保守,这也与幕府官方极力倡导的简朴保守风气一致。

  但另一方面,江户时代岛国钱财大量流入商人阶层,这部分人没有上升渠道,便只能专心花钱,致使民间浮夸盛行,食色之风更是席卷岛内。所以,长途旅行怎么能少得了美色呢?

  幕府明文规定除游廓以外,岛内各地不得卖身。但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作为江户时代“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宿场,不论是旅笼屋、扬屋,为了招揽生意,出现了一个新的职业“饭盛女”。

  这群女子白天贩卖店家的食物,为客人盛饭,晚上则提供“超纲”的服务,算是众人心照不宣下的私娼。因为确实有需求存在,参觐的武士们更是主要客户,且这也是宿场经营方创收维持运转的手段,幕府对此也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请务必介绍给我。我觉得作为幕臣,必须亲眼看、亲身体验国家的现状。”麟太郎仍是一本正经道。

  这次,连中岛三郎助都不想理他了。

  自江户日本桥出发,沿着“五街道”之一的东海道,至京都三条大桥,沿途差不过刚好1000里。完成这段旅途的话,在这个时代大概需要两周多的时间,将途径宿场五十三处。

  浮世绘大家歌川广重,还专门根据此线路的旅程,绘制了一本名为《东海道五十三次》的画本,在幕末乃至后世都还算出名。

  当然,画本不是描述他和宿场饭盛女的“五十三次”,虽说创作画本时这位三四十岁正当壮年,但身体也没好到这个程度。

  歌川广重将五十三处宿场依次以浮世绘的形式记录下来,展现了周边特色风貌。十分可惜的是,太一这次“远行”,自日本桥出发,仅仅途径品川、川崎,抵达神奈川宿,看不到太多画中的东国景致。,

  不过这条线路几乎比邻江户湾修建,在太一看来,沿途风景应当还是不错的。

  从日本桥出发,才行二十里便至品川宿,太一等人已经商量着准备住下来了。倒不是这么赤裸裸地磨洋工、薅幕府地羊毛,只因为这时候实在是太冷了。

  中岛三郎助作为老牌“驴友”,这次却是漏算了一件事。

  现在仍是正月,关东地区气温并未回升,甚至部分沿海区域地冰凌都尚未完全消融,走在沿海而建地东海道线路上,三人瞬间感觉比在江户时要“年轻”了许多,因为被冻得像孙子一样。

  三人几乎是飞奔进入品川宿,直接略过仅为各藩大名、高级幕臣提供公务住宿的官方驿站“本阵”,来到一家面积最大的旅笼屋前。

  太一抬头看去,“足利屋”三个大字写在店门的布帘上。太一觉得这名字不太像旅店,倒更像是赌场或银号。

  “这是你家又次郎老板的店,也算是照顾他生意了。”中岛三郎助笑着对太一说道。

  太一反应过来,知道自己想岔了,原来这“足利”不是说店家利润充盈,只是单纯体现祖上的苗字而已,当然也可能是为了纪念下野国足利郡。

  掀开布帘,三人迈步而入,一股温热的气浪吹在脸上,让冬日旅途之苦瞬间消散。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