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6章 武术指导_电影人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电影,也不知道如何打才好看,也不懂电影,不知道如何才能将动作恰当的运动在电影中,所以,内地动作片的打戏比不上香江。

  内地的专业武行是在八十年代后期出现的,其中张彻的功劳特别大。1985年,张彻进入内地拍摄影片《大上海1937》,为了拍出新感觉,他没有选用经验老道的香江武术指导,演员到幕后班底全部从内地遴选。这些内地的武术人员在与香江剧组的合作中偷师了不少技巧,后来在他们的带动下,内地发展出了自己的武行队伍。

  现在内地没有武术指导,《猎鹰》要想拍出理想效果,只能从香江请人。南方影业许敦乐在接到总公司的电话后,找到了许望秋点名的袁合平,邀请他担任《猎鹰》的武术指导。

  袁合平听到去内地拍戏立马拒绝了,因为台弯文化局有规矩,凡是在内地拍过电影的,在台弯一律封杀。台弯是香江电影最重要的市场,如果被台弯封杀,以后就没人敢请他拍戏。

  南方影业没办法,只能以高价相邀,以40万港币的价格打动了袁合平。不过袁合平提出字幕武术指导一栏只能打化名,宣传也不能提他的名字。

  其实很多香江电影人在跟左/派电影公司合作的时候,都是用化名。比如王天林曾化名王涛给长城拍戏,比如陈嘉上作为《靓妹正传》编剧之一,署的也是假名。

  鲍起静指了指身边的瘦高男子,向许望秋介绍道:“这位是袁合平先生,是香江著名武术指导,同时他是非常有名的导演,《醉拳》、《蛇形刁手》都是他的作品。”

  许望秋热情地跟袁合平握了握手:“袁先生,可算是把你给盼来了。”

  许望秋的《锄奸》去年在香江取得了500多万的票房,仅次于程龙的《笑拳怪招》,而电影所采用的类似纪录片的手法,更是让很多香江导演跟风学习。对这样一个导演,袁合平不敢有丝毫怠慢,十分客气地道:“许先生太客气了。”

  寒暄过后,许望秋开始讲自己的要求:“我请你是拍电影最后一场,是两个人军人之间的战斗,是匕首对匕首。军人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肯定跟普通人使用匕首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招数和手法。我对这场匕首战的要求很简单,要打得真实,但同时要打得好看。我们会从部队请教官过来给你作助手,希望你能编排出符合军人特点的格斗来!”

  袁合平点头道:“好的,我知道了。”

  许望秋继续道:“我听说香江拍动作戏很多时候,往往是武术指导到了现场才想该怎么拍,一场动作戏拍十天半个月稀松平常。我们不是这种拍法,你需要在电影正式开拍前,就把动作设计好。我们会派一个摄影师,用电视摄像机把你编排的动作拍下来,把镜头剪好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