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5章 焚稿_电影人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兴奋地道:“你说得特别对,中国绘画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道家追求自由,讲究逍遥游。道家思想在绘画中的体现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游’的观念,这是一种叙事性绘画的体现。看山水画,不能只把它当一幅很直接的景象来看,而是当做叙事绘画切入,深入画中细节,一点一点的看过去,慢慢就会有置身其中畅游的感觉。我最近正在写一本书叫《镜游》,什么是镜游呢?简单讲就是,镜头是游动的。就拿《小城之春》来说,电影中有一种间隔的空间结构发展到另一种间隔的空间结构,仿佛是由一组左右连续移动的视点构成的长卷……”

  林年同他们的讨论很快吸引列孚、李焯桃等影评人,他们也都参与到了讨论中。毕竟探索电影民族化的道路,建立中国电影美学体系,是两岸三地的电影人现在都在做的事。

  只是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过整个讨论十分和谐,大家都在讲自己的看法,也都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

  许望秋没怎么说话,静静地听众人阐述各自的观点。

  许望秋曾经看过一个节目,东瀛时装大师山本耀司到中国做节目,主持人问山本耀司:“你在巴黎时装周第一次亮相的时候,是不是考虑到,要把东瀛传统文化的精髓,放到设计当中去。”山本耀司的回答出乎很多人的预料:“我去参展的时候,排除了一切东瀛式的东西。如果要用和服做时装秀,就会感觉自己做了个土特产,会非常不好意思。”

  山本耀司的设计排除了一切东瀛式的东西,但有人认为山本耀司的设计是西式的吗?没有。山本耀司从成名到成为大师,从未想要深入挖掘什么“民族文化的精髓”,从头至尾,他坚持的都是自己,但大家都认为他的设计非常东瀛,因为他的思想是东瀛的。

  相反很多中国设计师喜欢摆弄中国元素,在时装上绣条龙、绣只仙鹤、绣点花,但给人的感觉就是在西式服装上点缀了一些中国元素,完全没有古典中国的神韵。

  那个节目对许望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意识到民族最核心的东西,不是龙凤,不是水墨,也不是刺绣艺术,而是思想。只要思想是中国的,就算用再多西方技巧,创作出来的作品,那也一定是非常中国的。

  众人讨论老半天,终于有人注意到许望秋一直不说话,只是静静地听大家讨论,就道:“许导演,你怎么不说话?说说你的看法吧,怎么才能建立我们自己的美学体系。”

  许望秋见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笑了笑:“我还是那句话,我们应该向前看,去开拓电影语言。这么说吧,我们三十年代就出现现实主义电影了,我们的现实主义传统比意大利新现实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