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64章 闯军对策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视左右,又看一眼虎皮大椅上的李自成,站起来,先向李自成行礼,然后清清嗓子,徐徐说道:“刘大掌盘说的豪气,咱们就是要有这股将朱家太子收为小厮的雄心!不过,麻痹大意要不得,现在在汝宁,已经聚集了差不多十万官军,左良玉的前锋部队也已经进了汝宁,估计最迟明后天,左良玉的大军就会全数抵达,加上杨德政方国安的部队,到时只一个汝宁,就聚集了将近二十万的官军,这还不算朱家太子的京营。形势非常严峻,大家切不可得意忘形啊。”

  文士叫牛金星。天启七年的举人,是大明朝有功名的读书人中,第一个投靠李自成的,劝李自成“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颇有当年朱升见太祖朱元璋的风范,很得李自成信任,只两年就成了李自成的臂膀,也正是在他的帮助下,闯军面貌发生了相当的改变,攻陷一地,不再随意掳掠抢劫,而是选派官员治理。鼓励恢复生产。短短几年,闯军就从一窝蜂乱撞的流贼,变成了有一定后勤保障,有可能会问鼎天下的一股力量。

  牛金星三缕长髯,其貌不扬,如果放在文人堆里,毫无辨识度,但在满帐的流贼将领中,他和道士打扮的宋献策却分外的显眼。牛金星和宋献策是李自成账下两大谋士,李自成崇祯十三年后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基本都是出自他二人之手。

  至于另一个有名的谋士顾君恩,此时尚在湖北原籍,在李自成没有打下襄阳之前,他是不会投靠李自成的。

  牛金星说完就坐下了。

  李自成微微点头,对比只知道打打杀杀的大老粗,牛金星才是他帐中最需要的人。

  众将中有人在撇嘴,对牛金星的“做作”,很是不屑。

  刘宗敏嘿嘿笑了一下:“牛先生说的对,是额孟浪了,不过朱家太子要来,你说咱们应该怎么应对啊?”

  牛金星看了李自成一眼,在李自成的首肯之后,他站起来,徐徐说道:“在下以为,对朱家太子不可小觑,从去冬到今春以来,虽然有松锦之败,但明廷却着着实实的做了几件事,其中一件就是废除辽饷。据坊间的传言和李公子从京师打探来的消息,废除辽饷是朱家太子在朝堂上第一个提出来的,并且舌战群臣,由此可知,朱家太子虽然只有十五岁,但却绝不是一个无知小儿。”

  李公子,指的就是李岩。

  虽然同样是举人出身,但李岩投效的晚,又没有牛金星那么会察言观色,体察上意,因此李岩在闯营中地位并不高,此时帐中军议,他座位远远在后面。

  “一个十五岁的小孩,能有什么本事?有也是朝堂上的口角功夫,他能知道怎么打仗?”刘宗敏不屑的摇头。

  “不然,”牛金星道:“从朱家太子的所作所为看,其绝非一般人,不说朝堂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