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16章 如何化解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欢心,重获兵权。但郑成功却始终不给他带兵的机会,只赏赐他金银,施琅闷闷不乐,而最终的导火索,乃是因为他的一个亲随,眼见跟着他没有前途,就悄悄投到了郑成功的帐下,施琅大怒,将其捉回斩首。

  郑成功“驰令勿杀”,施琅却悍然不顾,“促令杀之”。

  郑成功见施琅违令擅杀郑氏旧将,断定他是反形已露,于是将他全家都捉了起来,但施琅却在部将的帮助下,在押解过程中逃走了。郑成功获悉施琅已经逃入清方管辖区后,怒不可遏,便把其父施大宣、其弟施显处斩。

  此后,施琅走投无路,投靠清朝,并一心与郑成功为敌。

  对此一事件来说,郑成功和施琅都有责任,而最大的原因就是两人性格不合,郑成功性刚烈,不能容人,施琅又太有个性,两人在一次,迟早要迸溅出火花,从恩人变成仇人,这也是朱慈烺要将施琅调到京师的原因,另一个原因当然是为建立中央水师做人才储备。

  前番议事之后,朱慈烺令施琅到京营,挑选一批会游泳,能做水军的士兵。

  施琅听罢大喜,原本,他对自己被招到京师,心中是很忐忑的,不明白太子殿下为什么要召自己?现在才明白,太子殿下这是要建水军啊,而他作为选兵之人,日在在新成立的水师之中,必然会有一席之地--跟随其叔施福在郑家水师中干了七八年,老实说,他对自己的官位和待遇,是很不满意,现在被太子殿下看上,何愁未来没有前途?

  所以他如何能不喜?

  授命之后,施琅就到京营中去忙了。

  据回报,施琅这个人虽然性子高傲,说话难听,但做事却一丝不苟,非常认真。

  人的各种好习惯中,朱慈烺始终认为,认真两字最难得。

  施琅很快就到了,见到太子,立刻下跪请罪。

  太子殿下令他到京营选兵,到现在为止,他不过才选出了三百人,北方人多是旱鸭子,不习水,要从北方兵员中挑选水兵,实在是困难。

  朱慈烺微微笑,令他起身,说今日叫他来,不为招兵之事,关于水兵招募,他已经派京营参将董琦到广东了,两到三个月,就可以招到一批熟悉水性的南方兵,到时再交给他操练。施琅惶恐又喜悦,朱慈烺又问起他生活情况,起居还习惯否?施琅更是感激,眼眶都红了,连连谢恩--现在施琅的头衔是京营的一个把总,享受京营待遇,但日常不用接受京营操练,每日只带着选出来的三百人练习水军的一些基本。

  朱慈烺听罢微微点头,沉思了一下,缓缓道:“今日叫你来,其实没什么事,只是想聊一下泉州水师……”

  “殿下但问,臣知无不言。”施琅并非是郑氏亲信,对泉州水师没有什么好顾忌的,再者,问话的是太子,未来的皇帝陛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