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6章 蒸汽火车试通车_我,大明第一败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想象,就连其设计师宋应星,也是心情震荡,不能自已。

  他,流泪了。

  机车操控室里的人,车厢上的人,无论是官吏还是民夫,不少人泪如雨下,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这条铁路,修筑的太困难了……

  ……

  当然,也有纯粹看热闹的人,京城里,沿途的一些府县衙门里,总有那么一些人,提起所谓的蒸汽机火车,便会自然而然的将其与大明朝的‘草包皇帝’联系起来。

  就一句话:‘草包皇帝成铁匠了。’

  哥哥是木匠,弟弟是铁匠。

  大明皇帝,还真是奇葩多。

  之所以有如此奇谈怪论,倒也不足为奇。

  因为,几乎所有的文武大臣心里都明白,眼下的大明朝,内外交困,国库空虚,耗费难以想象的钱币、粮食、和劳力,总觉得有点亏……

  ……

  从京师之地到大同府的朔平露天煤矿,约莫八百里左右,将近七个时辰后,便已抵达。

  期间,还在三处车站停靠,添煤加水,并让专门的维修人员,对火车进行全面检查、维护,以防出现什么故障。

  毕竟,这还是第一试航,该考虑的问题很多。

  清晨出发,傍晚抵达。

  日行千里不是梦。

  当火车停靠在煤矿车站后,徐光启、宋应星二人率先走下火车,一步踏在站台上。

  随后,杨鹤、钱谦益等人走下火车。

  众人纷纷回头,看一眼高大、而略显笨拙的火车,情不自禁的相视而笑,露出一脸欣慰。

  空车试通车,圆满成功!

  在煤矿的站台上,徐光启等人顾不得休息,便登上返程的火车。

  返程的蒸汽机车后,早已挂上十二节满载煤炭的货运车厢,以及三节客运车厢。

  “这一车厢,能装多少斤煤炭?”

  临上车前,徐光启侧头问宋应星。

  “约莫十万斤吧,按照原本的计算,可以挂十五节货运车厢,不过,咱们的铁路地基和钢轨韧性不够,还是保守些的好。”

  宋应星笑着说道:“最近我们发现一种特殊矿石,可以在冶炼钢铁时,大幅提升其刚度和韧性。

  争取在下一条铁路修筑时,便可使用新型的钢轨。”

  这种有关冶炼技术之事,本是大明最高机密,所知者不过寥寥几人。

  不过,宋应星对这位徐光启大人极为信任,自然也就没有隐瞒。

  “一日一夜间,即可向八百里外的京师之地,运输百万斤煤炭,宋应星,你是咱大明的国宝啊。”

  徐光启笑着拍拍宋应星的肩膀,道:“回头我给你介绍几个外国传教士,他们对炼金术、天文历法、桥梁建筑等,都颇有一些奇思妙想。”

  宋应星笑道:“好。”

  二人说说笑笑,踏上机车操控室,这才坐下来喝了一碗热茶。

  杨鹤、钱谦益等人,则上了那几节客运车厢。

  小半个时辰后,在一声嘹亮而悠长的汽笛声中,运载百万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