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变了赵国_捡到一只始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姓,百姓察觉到了官吏的改变,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尊重,随后就是官吏,官吏察觉到了一种不曾体验过的滋味,被百姓拥戴的滋味,真正被尊重的感觉,百姓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份,而是因为他们的举动而尊敬他们。赵国从内而外的,发生了一种莫名的变化。

  这让各郡的郡守们都感到了惊奇,当这些郡守到地方视察的时候,看到那些抱着百姓的孩子,给他们讲述故事的小吏,险些咬断了自己的舌头。

  赵国似乎变了,虽然贵者并没有感受到什么变化,赵国也没有瞬间强大起来,可是有一种不同的氛围,正在赵国境内出现,正在赶路的赵括,并没有察觉,也不曾得知。他还在跟韩非说着自己的那一套治国的学问,自己对于未来的一种构想。在赵国各地,随着一批机智的官吏的改变,而正在产生着更大的影响。

  这种改变自己来获得马服君宽恕的行为,正在不断的被人效仿。

  正在从云中赶往邯郸的许历,在看到耕地上正在与百姓耕作,毫无顾忌的坐在泥土里的小吏的时候,别提有多震惊,他当即找到了这位小吏,又询问了他的身份,出身,小吏看着面前这与众不同的长者,隐约感觉到了什么,实言告之,随后,又传出了一个消息,马服君安排了很多人正在悄悄的在各地打探,这些人是要给马服君汇报的。

  这样一来,即刻有更多的官吏加入了行列。

  或许,这是赵人最幸福的一年,对于他们而言,最幸福的事情,仅仅是官吏不再欺负他们,他们得到了尊重。

  赵王未必能看出这种变化来,可是那些待在赵国境内的秦人奸细,却是急忙将这些事情记录下来,他们觉得,这件事情似乎真的很重要,战争后那种迷茫悲痛的赵人,正在苏醒。

  .........

  范雎再次得到了武士送来的情报,当然,这不是关于赵国近期的变化,而是范雎先前就吩咐的,赵括与弟子的谈话内容。在赵括的门客里,其实就有范雎所安排的人,早在范雎决定要用赵括来代替廉颇的时候,他就安排了人在赵括的身边,这原本是为了在将来的战事里能更好的掌控赵括的动向。

  可是如今,这位秦探正在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赵括的言行举动很容易就被范雎所掌握的原因。

  韩非待在赵括的身边,向他请教的时候,赵括并不会避讳门客,同样的,韩非也时常会把赵括所讲述的道理简化,然后讲给这些好奇的宾客们,尤其是有狄在,那位秦探想要得到相关内容,也就更加的容易了,他就是不想听,狄也会强行抓住他给他讲述。范雎再一次看着手中的竹简。

  “韩非问政,子曰:夫邦韩,四战之地,西强秦...东武卒...无力外向..诸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