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四十二章 问农_捡到一只始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因为这件事能带来多大的好处,而是因为,这件事是武成侯的事情,想要在大秦庙堂混,就得拍着点赵括这样的,拍其他人是没用的。

  当张苍来找到他,说出了目前的困难之后,李斯大手一挥,即刻开辟出一处学田,并且设立学生寝室,家太远的学生可以在学校里住着,可是不能白住,要耕耘学田,自给自足...包括学费在内的大多数问题,李斯都给出了很好的建议,李斯想要做成什么事情,他是一定能做到的。

  在李斯的帮助下,大秦第一所小学终于成立。百姓们听闻官府要求孩子们去学习,心里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是没有任何的抗拒,因为他们都是老秦人,老秦人严谨,服从命令,他们平日里活着就像是在作战,对于“将军”的命令,他们又怎么敢不遵从呢?而孩子们虽然害怕,哭闹,可是也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处境。

  同时,李斯提议,所有顺利毕业的孩子,都可以得到一级的爵位...对老秦人而言,有什么比得上爵位呢?他们当然是笑着送孩子前来学习,并且告诉孩子,若是不能得到一级爵位,你看我怎么揍死你!赵括和李斯曾谈论过军功制,他们认为,在减少奖励的基础上,应该进行更多的底层爵位的赏赐。

  让底层爵位变得不值钱了,军功制所缔造出的畸形社会当然也就瓦解了,没有想到,聪慧的李斯居然将自己的想法套用在了这里,不得不说,大秦这几代的君王和丞相都是牛人。

  在这一天,赵括暂且跟展请了假,前来祝贺,他接见了所有那些负责启蒙的老师,并且还赠送了一些生活和学习用品,甚至,他还听了几节课,赵括将后世的教育体系几乎都搬了过来,从上课的时长,到中间的休息时间,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赵括觉得,后世所总结出来的东西,肯定比自己瞎琢磨的要更好。

  小学如此成立,却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变化,咸阳人口太多,需要接受教育的孩子数量也太多,这些孩子只能是作为第一批的孩子,却已经有两千多人,老师有些不够用,学校也装不下,无奈之下,张苍只好收购了周围的别院,也不管他们到底想不想卖,反正李斯可以赔给他们更好的。

  学校里的氛围还是不错的,来自各地的学生们坐在这里,听着老师讲课,私下里交朋友,这么多的孩子聚集在一起,这里顿时就变成了欢乐和哭闹的汇集地....若是这里的模式能够成功,接下来就可以推广到周围的郡县,最后推广到全天下,而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大秦是否能有这么多的老师,大秦是否能养活这么多的老师。

  历时九个月,展的农书已经完成,几乎找不到再可以添加的内容,就连防备害虫,乃至野草的种类他都写进去了,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