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5章 臣真的不想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睁眼说瞎话,弘治皇帝怒了:“大胆,你竟敢欺君!”

  严成锦想着转園一下。

  摊丁入亩需要许多前提条件。

  流民白得来的田地,此法又对百姓利好,朝廷说什么便是什么,不会反抗。

  且良乡的田亩少,清查起来也方便。

  推行天下,大明非地动山摇不可。

  不知会伤及多少士绅和朝中大臣的利益。

  朝中或许有宁王收买的大臣,他们倒戈相向,若宁王起兵造反,必定一呼百应。

  消息放出去,在利益上,他将与朝中所有大臣敌对,不知要承受多少火力。

  ……要慎重而为,严成锦演技再次上线:“陛下说什么便是什么,臣不敢辩解。”

  忽然发现,自己一本慎重瞎说的时候,都是为天下百姓的时候。

  气氛变得沉默起来。

  “如实说便是,此地又非朝堂。”

  “臣真的不想。”

  弘治皇帝站起身来,“那便在良乡试试看吧。”

  变制是一件极难的事情,古往今来,无人能成。

  李东阳三人脸色渐渐缓和下来,若陛下真执意要动税制,不知会有多少人上疏弹劾。

  一些大臣的田地有上万顷之数,若按田亩均摊,不知要交多少银子。

  严成锦和张贤连忙躬身:“臣恭送陛下。”

  顺天府派了书吏和衙役来良乡,人虽多了,统计,丈量,绘鱼鳞图册等工作,没有一个月也清算不完。

  流民们还是不敢相信,天底下有这样的好事。

  分到田地就罢了。

  最重要的是……

  分到的田里还长满了粮食,等他们收成。

  纷纷庆幸当时没有逃去荆襄,而是来到了良乡。

  “趁着未入冬前,带着流民新修河道,重新开垦那些荒废的田地,陛下同意摊丁入亩在良乡推行,这是良乡的福气。”严成锦怕他错过时令。

  良乡同样有荒芜田地,无人耕种。

  不是上等良田,士大夫们懒得侵占。

  这些地或许算不上上等的良田,但良乡能开垦多少,便赚多少。

  “良乡还有多余的人力,壮丁们进了工坊,还有数以万计,像梁中一家这样的老头和妇孺,田地分到她们头上,她们愿意为自己卖力。”

  在大明,男耕女织只在童话故事里,妇人也是要下地干活的。

  张贤跪在地上:“下官替良乡百姓,谢过大人!”

  “购置铁具的银两,可以从衙门的府库里出,耕牛可以找顺天府借,水车可以找匠人和宋景一起打造,这些都不成问题。”

  良乡入县的官道上设置了关卡,来往的商队,需按良乡的新法缴纳银两。

  良乡的工坊几乎是严成锦的,他又是奉公守法的好公民,每次过关卡都给银子。

  张贤即刻命人去办,将农具发给流民,日后再从田赋中扣除,争取在明年开春前,将良乡所有的水渠疏通。

  回京城的路上,

  弘治皇帝似乎有话要说,李东阳和刘健三人跟在后头。

  “三位卿家觉得推行摊丁入亩如何?”

  刘健性子直,摇头:“臣不想。”

  谢迁犹豫片刻,直言不讳:“臣也不想。”

  李东阳没有说话。

  “何故?”

  刘健道:“臣在家中有不少田地,若按旧制,无需缴纳太多赋税,若按新制,赋税或许会增至几倍之上。”

  他与谢迁家中是士绅出身,陛下问的不是他们,而是天下士绅。

  弘治皇帝仿佛置若罔闻,望着过往的车马商队:“让顺天府在官道上增设分巡道,勿让贼匪钻了空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