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6章 大明宝地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说。

  老道连忙磕头,周彧委屈:“可臣是让人试过,才献给太后的,不瞒陛下,就是臣试的,臣好好的跪在这儿……”

  “长宁伯试了一粒?”

  周彧点点头。

  严成锦道:“这便是了,长宁伯只试了一粒,太后服下半个玉米,症状才会更快显露出来。”

  太后服下蛋清后症状便缓解了许多,严成锦似乎对此物有研究,弘治皇帝问:“此物如何食用,亩产几何,又如何耕作?”

  严成锦想将一个玉米磨成粉,熬玉米糊给弘治皇帝尝尝,但手头只剩六个玉米,不能浪费。

  “此物是弗朗机人的食物,玉米于他们而言,就如同稻米对汉人一样。”

  严成锦直击要害,“就如同稻米对汉人一样”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弘治皇帝和李东阳等人。

  稻米对汉人有多重要,不用多言。

  李东阳等人面色凝重。

  严成锦向来慎重,更不会空口无凭,这个家伙敢如此断定,便是八九不离十了。

  “至于亩产,臣也不知,但玉米可以耕种在旱地上,秸秆可以喂养耕牛,亦用来当柴火烧,陛下可命钦差,到海南耕种试试,此物如南橘北枳,需种在南方。”

  八月即将过去,京城天寒地冻,什么也种不活。

  海南四季如春,被称为种子的硅谷,是一座天然大棚。

  对于面临小冰河期的大明来说,开垦起来就是一块宝地。

  一年三种,冬天也可种玉米,产量还不低。

  完全当成粮食生产基地,堪比苏湖。

  搁置在海外实在浪费。

  将玉米带到海南种植,次年春天,便可将大量种籽带回大明,再在春耕时推广开来。

  “只是海南开如今十分荒芜。”严成锦暗想。

  弘治皇帝思虑许久,海南虽是大明疆域,却与土司无异,朝廷极少任命官员到海南就任,多为当地的土司管理。

  前任文渊阁大学士丘睿,便是出自海南。

  即便如此,海南在他眼中,仍是蛮荒之地。

  刘健道:“此人不仅要善于耕种,还要与当地的土司打交道,开荒也要不少人。”

  李东阳等人点点头。

  “臣举荐翰苑李康,开荒可让良乡的流民前往。”

  弘治皇帝直勾勾地望着严成锦,道:“严卿家,朕问你,不许欺君,你有几成把握?”

  “五成!”严成锦违心道。

  此行应当有九成把握,但他只与弘治皇帝报了五成。

  李康此人与他人不同,非大户人家出身,出身于农户,和李东阳一样,是个寒门秀才,不至于与其他翰林一样,对农事一窍不通。

  在翰林院时,他抄的农籍最多,了解时令。

  弘治皇帝心中暗自加上两成,就是七成,便道:“传朕旨意,命李康为钦差,前往海南!”

  李康接到旨意时有些受宠若惊,来宣旨的还是司礼监掌印太监萧公公,更让他有种大受重用之感,他倒不怕被派往海南,只是被陛下钦点,实在让他有种做梦般的不真实。

  “这可不是流放。”

  李康重重点头,接过圣旨。

  严成锦带着御旨去良乡,让张贤征集三千壮丁,与李康一同前往海南开荒。

  价钱是工坊的两倍,四月后返还,工钱先结一半,返回后将后一半结清,回来还能在良乡工坊当工人。

  漕运中常常有这种现象,商人付了工钱后,船开到一半,水手们跳船跑了,此现象在大明极为常见。

  严成锦不得不慎重。

  “海南的土司叛乱严重,李康一个文官,恐怕还不足以胜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