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4章 混凝土乃神土矣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复摸着石头间的缝隙。

  “下官说过,理科是一门可以改变天下的学问。”

  严成锦适当给理科打打广告。

  最震惊的,是工部的人,他们成日与材料打交道,深知此举对大明有多重要。

  “这混凝土,贵不贵?”曾鉴有些紧张地问。

  弘治皇帝也看过来,要是太贵,就修不了长城,二千里的长度,纵然是想要安置流民,也有心无力。

  “陛下和曾大人看看宋氏天工就知道。”

  严成锦命人取来宋氏天工,道:“混凝土主要用石灰岩和高岭土,京城有许多,唯独煤炭要费些银子。”

  煅烧石灰和水泥,都要煤炭。

  山西有许多煤炭,由坊间的商人开采。

  良乡还没有插手煤炭的生意,所以,烧制的煤炭,都是买来的。

  “这桥是何时修的?”李东阳问。

  张贤躬身道:“良乡的水路通船后不久,下官发现南方的商人过河需要渡船,就修了这座桥。”

  河间府的商人来,如果不渡船,就要绕道去顺天府,再从顺天府来良乡。

  “这些石灰和水泥,在良乡就有?”

  弘治皇帝看完宋氏天工,大抵明白了这混凝土,是如何得来的。

  石灰他知道,于谦还写过一首诗。

  唯独这水泥,却是头一回听说。

  “制作石灰和水泥烟尘太多,臣命人关了,良乡没有水泥工坊。”严成锦道:“河套常年风沙,倒合适修建水泥工场。”

  李东阳深以为然:“有此混凝土,辽东的长城也可以修一修。”

  严成锦看向弘治皇帝:“臣报账目时,并未将糯米灰浆的银子报上,所以才报了二百万两银子。

  修西北的长城,应该是足够了。”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看向韩文道:“户部觉得如何?”

  “臣……也觉得,应当足够了。”

  韩文心中长叹一声,看来这左右是躲不过了。

  严成锦心中一动:“陛下,臣还有一事想说。”

  弘治皇帝和李东阳相视一眼,露出会心的笑意。

  总觉得这小子,带他们来良乡,是有所图谋。

  “修建长城,不如让良乡商会协助,在河套修一座混凝土工场?”

  搞基建的时候,钢筋水泥厂是赚钱的。

  “良乡商会贩卖精盐,如今又要卖混凝土,严大人修长城的目的,难道在于此?”一个言官冷笑地问。

  你是谁……

  严成锦木讷地看着那个言官,看他站在韩文身后,似乎是户部的人。

  “从安置荆襄流民,到举荐保国公去修长城,如今又推举良乡商会,严大人,是不是太巧了?”秦紘问道。

  严成锦陷入沉思,疯狂地计算秦紘这是几个意思。

  自从他举荐老爹后,就夺走了兵部的任命权,秦紘对此似乎颇为不满。

  一旁兵部和户部的言官,似乎与他有深仇大恨般。

  这次要了户部二百万两银子,老底都掏空了,户部自然有怨气。

  短短片刻,分析出问题所在后。

  “臣是为了大明。”

  “好一个为了大明。”

  “秦大人不信此策能安置荆襄的流民?”

  “本官不信荆襄有百万流民,你一直在京城,如何知道荆襄流民的数量?”

  商人总归是不入流,弘治皇帝堂堂一国之君,自然不想谈论生意:“此事已定,休要争论了,进良乡吧,朕看看太子在做什么。”

  韩文和秦紘二人结伴而行,走在后头。

  严成锦走在前头,户部和兵部有意见不怕,写一封弹劾疏奏,他们就舒服了。

  这混凝土是良乡折腾出来的,自然要归良乡商会。

  走进良乡的街道。

  弘治皇帝问:“太子在哪儿?”

  “回禀陛下,在藏书馆。”牟斌道。

  一行人来到藏书馆,弘治皇帝踏进大门,就听见朱厚照的声音,一群书生围着。

  严成锦惊呆了,朱厚照要把米花的生意做大做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