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9章 殿前直谏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日一早,一同上朝。

  京城西南,邹府,

  邹俊呼唤了几位同僚,来府上议事。

  开西南的海禁,此乃关乎祖制的大事,陛下还没有决断,满朝文武都在议论。

  “严成锦真敢谏言,开了西北的贸易,番商大肆涌入我朝,还要堪合何用?”户部的主簿王琼道。

  “西北向来兵荒马乱,丝绸之路已经关闭了一百多年,此时再开,弹劾容易。

  严成锦黄口小儿,误国害民啊!”

  “严成锦只是小小的御史,此事,还得陛下定夺。”

  其中一个文官道。

  “嗯,不如我等明日早朝,跪在奉天殿门口,天寒地冻了,陛下必定不忍心。”

  邹俊提议道。

  几人纷纷点头,就是冻死在奉天殿门口,也算对得起这身官衣。

  身为文官,谏言最光荣了。

  ……

  暖阁,

  弘治皇帝拿不定主意,丝绸之路已经关闭了一百多年。

  “萧伴伴,你说朕开了西北海禁会如何?”

  萧敬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奴婢不懂朝事,望陛下恕罪。”

  弘治皇帝都知道,只是想找个人问一问罢了。

  路早已被如人一般高的荒草埋没,还有钞关,必定被风沙吹得破败不堪。

  “李卿家说得是啊!重开丝绸之路的话,沿途的驿站和钞关,要派驻多少兵马。

  这些……都是靡费。”

  弘治皇帝虽贵为天子,可也招架不住大臣们,整天嚷嚷着祖制。

  何谓祖制?

  那便是高皇帝定下的制度和祖训,违反了便是不忠不孝子孙。

  文皇帝机智神勇,也只是派了三宝太监下西洋,不敢向百姓开海禁。

  比文皇帝,他当然是自叹不如的。

  但弘治皇帝也有自己的骄傲,充盈了国库,打败了北方的鞑靼人,剿灭了江南的倭寇……

  若薨逝后,见了朱家历代的各位皇帝。

  他也敢抬头挺胸,说出自己的政绩。

  不过,最大的骄傲,是朕生了一个聪明过人的儿子……

  看着搁置在一旁的打龙鞭,想起朱厚照,弘治皇帝终于觉得没有那么心烦了,问道:“太子在做什么?”

  “奴婢估摸着,这会儿……应该在给小母马刷毛。”萧敬忙道。

  弘治皇帝诧异:“小母马?”

  萧敬点头道:“是在宫外买回来的马,每日酉时,从明伦堂回来,太子就会给它刷毛,然后喂粮草。”

  弘治皇帝惊讶道说不出话来,东宫是养马的地方吗?

  “养多久了,太子哪里来的银子?”

  萧敬想了想道:“养了三日,应当是从月例中节省出来的银子。”

  朕才给东宫多少月例,十两银子?

  弘治皇帝也记不清了,他欣慰地道:“这么少的月例,太子还能节省出银子来买马,今后,定是个好皇帝。”

  朱厚照被宣到东宫,见了弘治皇帝,老老实实跪下:“父皇找儿臣?”

  “你在东宫养马?”弘治皇帝问道。

  朱厚照闻言,连忙低头:“儿臣以后不会再养了。”

  只要认错态度够快,父皇就来不及生气。

  这是他挨了许多顿揍后,摸索出来的经验,父皇不生气时,是个极慈祥的人。

  就像对老高那样奸诈的狗官,也总是慈眉笑意。

  等父皇不生气了,他再说养小母马的事。

  果然,弘治皇帝听了之后,脸色绷着,语气却舒缓了不少:“厚照啊。”

  朱厚照总觉得,父皇今日有些奇怪,手中不停的抚摸着鞭子,却没有揍他的意思。

  “儿臣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