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6章 废除盐引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这个?”萧敬埋怨。

  弘治皇帝蹙眉:“可这和盐引有什么关系?”

  “臣还不能说,去了良乡,臣才能说明白。”

  盐引沿袭了百余年,想要说服陛下废除,并不容易。

  要废止,需彻底让陛下明白才行。

  若陛下执意要取缔,百官就算跪上三天三夜,也无力阻止。

  坊间虽然有盐商抵抗。

  但良乡蓄力两年,能稳定大明的商业局势,有一丢丢力量可与晋商的盐帮抵抗。

  盐商虽多,却只占大明经济支柱的四分之一。

  还有丝绸、茶叶和古董,这些商人不会抵抗。

  就算盐商不卖盐,良乡也有制盐的技术,能让天下百姓吃上盐。

  李东阳三人垂口苦思,好奇严成锦究竟要向陛下说什么。

  到了良乡,街道依旧热闹非凡,商人兴高采烈召呼工人,将货物搬上马车。

  严成锦说出谜底:“正是盐引,阻止了大明盛世。”

  弘治皇帝一头雾水,李东阳几人已经有点生气了,你这家伙到底在说什么?

  “陛下和诸公且看,良乡有各种买卖和货物,为百姓提供需求,所以繁盛无比。

  未建立工坊前,良乡是一片荒土,百姓无以裹腹。

  若将天下比作良乡,买卖多了,天下会如何?

  不错,正是繁盛!

  可天下士绅和官员,霸占着盐引生意,不愿开拓其他的商业领域,才令大明如此。

  不论是为了稳定盐价,还是期望盛世,都需废除盐引。”

  士绅喜欢做贩盐的生意。

  但这门生意没有创新和竞争,导致大明的经济结构十分单一。

  盛世是百家争鸣,各领风骚。

  这样的经济道理,虽然浅显。

  可还在大明还未形成理论,严成锦也是经历了后世,才堪堪懂得一些。

  弘治皇帝心口砰砰直跳,似乎被利剑刺中,震惊到无以复加。

  他也知道,良乡渐渐变得繁盛,是由于商人变多了。

  可却从未反思过,背后的道理。

  刘健和谢迁结合良乡的蜕变,瞪大眼睛。

  此子,是个经商的天才啊!

  王守仁一副恍然状。

  严成锦心里在想,下一步是不是该鼓励生育,增加人口了……

  望着繁盛的良乡,弘治皇帝心中有了决断。

  废除盐引,不仅能让朝廷收上白银,还能稳定盐价,令天下愈发繁盛。

  他深吸一口气:“回宫。”

  李东阳三人相视一眼,上了马车。

  紫禁城。

  百官仍跪在奉天殿前,口干舌燥,昏昏欲睡。

  嘴中却念念有词。

  朱厚照溜达走过,兴高采烈:“诸位师傅别跪了,父皇早就出宫了。”

  马文升和熊繍几人面色发紧。

  百官目光望向朱厚照,张鹤龄急了:“厚照啊,告诉舅舅,陛下出宫做什么?”

  朱厚照想了想,乐了:“老高想了计策,父皇回来,就会废除盐引。”

  百官露出不屑的笑意,你又想骗人!盐引岂是严成锦说废就废?

  马文升和熊繍皆在对方眸中,看到深深的惶恐。

  严成锦这个家伙,没有把握,他是绝不会谏言的啊!

  莫非……

  这时,奉天殿门打开。

  萧敬抱着浮尘走出来:“陛下召百官进见!”

  一群小太监冲过来,将百官扶起,或拖或背入大殿中。

  严成锦穿着官衣,站在王守仁和王越身旁。

  弘治皇帝端坐在正殿上,百官站定后。

  一道浑厚的嗓音响彻大殿:

  “朕决意,废除盐引!”

  犹如有一道看不见的雷光劈到大臣头上,先是僵在原地,随后,有人倒在地上抽搐起来。

  马文升和熊繍不知所措,欲要谏言。

  “陛下,百官难道不如严成锦一人?!”

  “不可偏听偏信啊!”

  严成锦很无辜,你们劝止的理由,是违反祖制,本官劝谏的理由,是能给陛下盛世。

  劝谏这东西,真不是人多说了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